字好书
题画二首 其二

《题画二首 其二》

时间: 2025-04-27 07:40:35

诗句

垂钓临中流,携琴过前浦。

应笑山中人,长年著书苦。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7:40:35

原文展示:

题画二首 其二 垂钓临中流,携琴过前浦。应笑山中人,长年著书苦。

白话文翻译:

全诗翻译: 在河中央垂钓,携带着琴走过前面的水边。应该会嘲笑山中的人,常年辛苦地著书。

注释:

  • 垂钓:指在水中钓鱼。
  • 临:靠近,到达。
  • 中流:河流的中央。
  • 携琴:带着琴,指文人雅士的行为。
  • 过:经过。
  • 前浦:前面的水边。
  • 应笑:应该会嘲笑。
  • 山中人:指隐居在山中的人。
  • 长年:常年。
  • 著书苦:辛苦地著书。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东阳(1447-1516),明代文学家、政治家,字宾之,号西涯,江西南昌人。他的诗文以清新自然、含蓄深沉著称,对明代文学有较大影响。这首诗可能是他在观赏一幅山水画时所作,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文人苦读的感慨。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李东阳在观赏一幅描绘山水隐逸生活的画作时所作,通过画中的垂钓和携琴的场景,联想到山中隐士的辛苦著书,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文人苦读的感慨。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和生动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文人苦读的感慨。首句“垂钓临中流”描绘了一幅宁静的垂钓画面,体现了隐逸生活的闲适与自在。次句“携琴过前浦”则进一步以携琴的雅致行为,增添了文人雅士的风采。后两句“应笑山中人,长年著书苦”则通过对比,表达了诗人对山中隐士常年辛苦著书的同情与理解,同时也透露出对这种生活的无奈与感慨。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通过对画中场景的描绘,传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文人生活的深刻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垂钓临中流”:描绘了一幅在河中央垂钓的宁静画面,体现了隐逸生活的闲适与自在。
  2. “携琴过前浦”:通过携琴的雅致行为,增添了文人雅士的风采,同时也暗示了诗人的文化修养。
  3. “应笑山中人”:通过“应笑”一词,表达了诗人对山中隐士的同情与理解,同时也透露出对这种生活的无奈与感慨。
  4. “长年著书苦”:强调了山中隐士常年辛苦著书的艰辛,体现了诗人对文人生活的深刻思考。

修辞手法:

  • 对比:通过垂钓与携琴的闲适场景与山中人著书的辛苦场景进行对比,突出了隐逸生活的闲适与文人生活的艰辛。
  • 拟人:通过“应笑”一词,赋予了诗人对山中隐士的情感,增强了诗歌的情感表达。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对画中场景的描绘,传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文人生活的深刻思考。诗中通过对垂钓与携琴的闲适场景与山中人著书的辛苦场景的对比,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文人生活的无奈与感慨。

意象分析:

  • 垂钓:象征着隐逸生活的闲适与自在。
  • 携琴:象征着文人雅士的风采与文化修养。
  • 山中人:象征着隐居在山中的隐士,常年辛苦著书。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垂钓临中流”描绘了什么场景? A. 山中隐士著书 B. 河中央垂钓 C. 携琴过前浦 答案:B

  2. 诗中“应笑山中人”表达了诗人对山中隐士的什么情感? A. 嘲笑 B. 同情与理解 C. 羡慕 答案:B

  3. 诗中“长年著书苦”强调了什么? A. 隐逸生活的闲适 B. 文人雅士的风采 C. 山中隐士的艰辛 答案: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推荐与该诗词主题或风格相近的其他诗作,如王维的《山居秋暝》、陶渊明的《归园田居》等。

诗词对比: 展示同一题材或不同诗人的作品对比,如李东阳的《题画二首》与王维的《山居秋暝》对比,分析两者在表达隐逸生活和文人情感上的异同。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明诗别裁集》、《李东阳诗集》等。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送李道士(一本题下有归桃花崦四字) 剡纸歌 欹松漪 芙蓉榭 薜荔庵 梅湾 宿山中僧 田家 山中夜宿 送李泌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帖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谨白 竖子成名 宿醉 寸字旁的字 虎字头的字 方字旁的字 豕字旁的字 名正理顺 生死之交 先意承颜 做贼心虚 后裔 云交雨合 至字旁的字 乘轻驱肥 防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