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8:48:4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8:48:47
原文展示:
厓山大忠祠诗四首 其一 李东阳 〔明代〕 国亡不废君臣义,莫道祥兴是靖康。 奔走耻随燕道路,死生惟著宋冠裳。 天南星斗空沦落,水底鱼龙欲奋扬。 此恨到今犹不极,厓山东下海茫茫。
白话文翻译:
国家灭亡了,但君臣之间的义气没有被废弃,不要说祥兴时期就像靖康之难一样。 奔走逃避时,感到羞耻跟随燕国的道路,生死之间只穿着宋朝的服饰。 天南的星斗已经沦落,水底的鱼龙似乎要奋起。 这种恨意至今仍然没有尽头,从厓山向东望去,海面茫茫无际。
注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东阳(1447-1516),明代文学家、政治家,字宾之,号西涯,江西吉水人。他的诗文风格清新,尤以诗见长,与杨慎、何景明并称“明初三大家”。此诗是李东阳在明代所作,表达了对南宋灭亡的哀思和对忠诚的赞颂。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李东阳在明代所作,表达了对南宋灭亡的哀思和对忠诚的赞颂。诗中通过对南宋灭亡后的忠诚和义气的描述,展现了作者对历史的反思和对忠诚精神的推崇。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南宋灭亡后的忠诚和义气的描述,展现了作者对历史的反思和对忠诚精神的推崇。诗中“国亡不废君臣义”一句,直接表达了即使在国家灭亡的情况下,君臣之间的忠诚和义气依然存在。“奔走耻随燕道路,死生惟著宋冠裳”则进一步强调了忠诚于宋朝的决心和羞耻于背叛的态度。后两句通过对天南星斗和水底鱼龙的描绘,象征了南宋的灭亡和有志之士的复兴愿望。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凝练,表达了对忠诚和义气的崇高赞颂,以及对国家灭亡的深切哀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忠诚和义气的崇高赞颂,以及对国家灭亡的深切哀思。通过对南宋灭亡后的忠诚和义气的描述,展现了作者对历史的反思和对忠诚精神的推崇。
意象分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国亡不废君臣义”一句表达了什么意思? A. 国家灭亡后,君臣之间的忠诚和义气依然存在。 B. 国家灭亡后,君臣之间的忠诚和义气被废弃。 C. 国家灭亡后,君臣之间的忠诚和义气无关紧要。
诗中“奔走耻随燕道路”一句中的“燕道路”暗指什么? A. 跟随燕国的道路。 B. 投降或背叛。 C. 逃避责任。
诗中“死生惟著宋冠裳”一句表达了什么意思? A. 生死之间只穿着宋朝的服饰,表示忠诚于宋朝。 B. 生死之间只穿着宋朝的服饰,表示对宋朝的厌恶。 C. 生死之间只穿着宋朝的服饰,表示对宋朝的漠不关心。
答案:1. A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