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龙潭春雨徐春官墓山杂咏

《龙潭春雨徐春官墓山杂咏》

时间: 2025-05-01 03:44:13

诗句

龙作春潭雨,潭深雨自灵。

细迷江草绿,遥带海云腥。

稍集波惊沸,终为水共渟。

野阴连涧壑,芳忆湿兰苓。

润岂遗枯涸,来应堕杳冥。

战旌愁屡湿,鸣鬣振初停。

鹤羽飞疑堕,鲛人室罢扃。

蓬开看浩渺,缨濯想清泠。

暝忆当窗见,宵宜到枕听。

漏天难比蜀,浊浪肯同泾。

旅泊家应断,山居梦转醒。

未胜岑绝地,幽涕晚俱零。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3:44:13

原文展示:

龙作春潭雨,潭深雨自灵。细迷江草绿,遥带海云腥。稍集波惊沸,终为水共渟。野阴连涧壑,芳忆湿兰苓。润岂遗枯涸,来应堕杳冥。战旌愁屡湿,鸣鬣振初停。鹤羽飞疑堕,鲛人室罢扃。蓬开看浩渺,缨濯想清泠。暝忆当窗见,宵宜到枕听。漏天难比蜀,浊浪肯同泾。旅泊家应断,山居梦转醒。未胜岑绝地,幽涕晚俱零。

白话文翻译:

龙在春潭上制造雨,潭水深邃,雨水自然灵动。细雨迷蒙,江边的草色更加绿意盎然,远处带着海云的腥味。波涛稍稍聚集,惊起沸腾,最终与平静的水面共存。野外的阴云连接着山涧和壑谷,芬芳的记忆湿润了兰花和茯苓。滋润岂会遗漏干涸之地,雨水应是从遥远的天际落下。战旗因雨水而忧愁地多次湿润,马鬃的鸣叫刚刚停止。鹤羽飞翔,仿佛要坠落,鲛人的居所关闭。蓬草展开,看到浩渺的景象,洗涤帽缨时想象清冷的感受。傍晚回忆起在窗边看到的景象,夜晚适宜在枕边聆听。漏雨的天空难以比拟蜀地,浊浪岂会与泾水相同。旅途中断,家应已断绝联系,山居之梦转醒。未能胜过绝境,幽暗中的泪水在夜晚一同落下。

注释:

  • 龙作春潭雨:比喻春雨如龙般灵动。
  • 潭深雨自灵:潭水深邃,雨水自然灵动。
  • 细迷江草绿:细雨使江边的草色更加绿意盎然。
  • 遥带海云腥:远处带着海云的腥味。
  • 稍集波惊沸:波涛稍稍聚集,惊起沸腾。
  • 终为水共渟:最终与平静的水面共存。
  • 野阴连涧壑:野外的阴云连接着山涧和壑谷。
  • 芳忆湿兰苓:芬芳的记忆湿润了兰花和茯苓。
  • 润岂遗枯涸:滋润岂会遗漏干涸之地。
  • 来应堕杳冥:雨水应是从遥远的天际落下。
  • 战旌愁屡湿:战旗因雨水而忧愁地多次湿润。
  • 鸣鬣振初停:马鬃的鸣叫刚刚停止。
  • 鹤羽飞疑堕:鹤羽飞翔,仿佛要坠落。
  • 鲛人室罢扃:鲛人的居所关闭。
  • 蓬开看浩渺:蓬草展开,看到浩渺的景象。
  • 缨濯想清泠:洗涤帽缨时想象清冷的感受。
  • 暝忆当窗见:傍晚回忆起在窗边看到的景象。
  • 宵宜到枕听:夜晚适宜在枕边聆听。
  • 漏天难比蜀:漏雨的天空难以比拟蜀地。
  • 浊浪肯同泾:浊浪岂会与泾水相同。
  • 旅泊家应断:旅途中断,家应已断绝联系。
  • 山居梦转醒:山居之梦转醒。
  • 未胜岑绝地:未能胜过绝境。
  • 幽涕晚俱零:幽暗中的泪水在夜晚一同落下。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东阳(1447-1516),明代文学家、政治家,字宾之,号西涯,江西吉水人。他的诗文风格清新自然,尤以山水诗见长。该诗可能创作于他在山中隐居或旅行时,表达了对自然景色的感慨和对旅途的忧思。

创作背景: 该诗可能是在春雨时节,作者身处山中,观察到自然景色的变化,结合自己的旅途经历和心境,创作了这首诗。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春雨为背景,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自然景色的美妙变化和作者的内心感受。诗中“龙作春潭雨”一句,以龙为喻,赋予春雨以灵动和生命力。随后的诗句通过对江草、海云、波涛等自然元素的描绘,构建了一幅生动的春雨图景。诗中还融入了作者的情感和思考,如“战旌愁屡湿”和“旅泊家应断”等句,表达了作者在旅途中的忧思和对家的思念。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深刻感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龙作春潭雨,潭深雨自灵:以龙为喻,形容春雨灵动,潭水深邃。
  2. 细迷江草绿,遥带海云腥:细雨使江边的草色更加绿意盎然,远处带着海云的腥味。
  3. 稍集波惊沸,终为水共渟:波涛稍稍聚集,惊起沸腾,最终与平静的水面共存。
  4. 野阴连涧壑,芳忆湿兰苓:野外的阴云连接着山涧和壑谷,芬芳的记忆湿润了兰花和茯苓。
  5. 润岂遗枯涸,来应堕杳冥:滋润岂会遗漏干涸之地,雨水应是从遥远的天际落下。
  6. 战旌愁屡湿,鸣鬣振初停:战旗因雨水而忧愁地多次湿润,马鬃的鸣叫刚刚停止。
  7. 鹤羽飞疑堕,鲛人室罢扃:鹤羽飞翔,仿佛要坠落,鲛人的居所关闭。
  8. 蓬开看浩渺,缨濯想清泠:蓬草展开,看到浩渺的景象,洗涤帽缨时想象清冷的感受。
  9. 暝忆当窗见,宵宜到枕听:傍晚回忆起在窗边看到的景象,夜晚适宜在枕边聆听。
  10. 漏天难比蜀,浊浪肯同泾:漏雨的天空难以比拟蜀地,浊浪岂会与泾水相同。
  11. 旅泊家应断,山居梦转醒:旅途中断,家应已断绝联系,山居之梦转醒。
  12. 未胜岑绝地,幽涕晚俱零:未能胜过绝境,幽暗中的泪水在夜晚一同落下。

修辞手法:

  • 比喻:如“龙作春潭雨”,以龙为喻,形容春雨灵动。
  • 拟人:如“战旌愁屡湿”,将战旗拟人化,表达忧愁。
  • 对仗:如“细迷江草绿,遥带海云腥”,形成对仗,增强语言美感。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对春雨和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和对旅途的忧思。诗中融入了作者的情感和思考,展现了作者对人生的深刻感悟和对家的思念。

意象分析:

  • 龙:象征灵动和生命力。
  • 春潭雨:春雨的灵动和生命力。
  • 江草绿:春天的生机和绿意。
  • 海云腥:远方的气息和海的味道。
  • 波涛:自然的动态和变化。
  • 野阴:自然的广阔和深邃。
  • 兰苓:芬芳的记忆和湿润的感受。
  • 战旌:旅途的忧思和战旗的湿润。
  • 鹤羽:飞翔的自由和坠落的疑虑。
  • 鲛人室:神秘的居所和关闭的状态。
  • 蓬开:自然的展开和浩渺的景象。
  • 缨濯:洗涤的清冷和想象的感受。
  • 漏天:漏雨的天空和难以比拟的蜀地。
  • 浊浪:浊浪和泾水的不同。
  • 旅泊:旅途的中断和家的断绝。
  • 山居梦:山居的梦境和转醒的现实。
  • 幽涕:幽暗中的泪水和夜晚的落下。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龙作春潭雨”一句,以什么为喻? A. 龙 B. 春雨 C. 潭水 D. 江草

  2. “细迷江草绿”一句,描绘了什么景象? A. 春天的生机 B. 夏天的炎热 C. 秋天的丰收 D. 冬天的寒冷

  3. “战旌愁屡湿”一句,表达了作者的什么情感? A. 喜悦 B. 忧愁 C. 愤怒 D. 惊讶

  4. “旅泊家应断”一句,表达了作者的什么状态? A. 旅途的顺利 B. 家的联系 C. 旅途的中断 D. 家的团聚

答案:

  1. A
  2. A
  3. B
  4.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夜喜雨》:同样以春雨为题材,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感悟。
  • 王维《山居秋暝》:以山居为背景,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和对隐居生活的向往。

诗词对比:

  • 李东阳《龙潭春雨徐春官墓山杂咏》与杜甫《春夜喜雨》:两首诗都以春雨为题材,但李东阳的诗更多地融入了作者的情感和思考,而杜甫的诗则更多地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感悟。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李东阳诗集》:收录了李东阳的诗作,可以更全面地了解他的诗歌风格和创作特点。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辞典》:收录了大量古代诗歌的鉴赏和解析,可以帮助更深入地理解古代诗歌的内涵和艺术特点。

相关诗句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赠谢子杰校勘六言三首 溪庵放言十首 汉宫春(呈张别驾) 满江红·天壤王郎 念奴娇·四朝遗老 题坡公赠郑介夫诗三首 宋侯和灯夕诗再用韵二首 转调二郎神/二郎神 南唐一首 溪庵种蓻六言八首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粘吝缴绕 断怪除妖 东封 指心恋母 发鱼 三框儿的字 頁字旁的字 手字旁的字 肝厥 莲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心粗胆大 舍身取义 飠字旁的字 东抄西袭 标采 提手旁的字 包含适的成语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