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18:41:2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18:41:22
眼儿媚 题九里桥
作者:危昂霄〔宋代〕
晴云十丈跨杉溪。偏称夜凉时。
我来正值,一滩月朗,万木霜飞。
谪仙不住人间世,此恨有谁知。
何人画我,倚阑得句,听水忘归。
全诗翻译:
晴空万里,云朵如十丈宽,跨越杉溪。正好在夜凉的时节。我来这里正好遇上,月光照耀下的水面,霜降满树。谪仙(被贬的神仙)虽然不再人世,这种遗憾有谁能理解?是谁在画我,倚着栏杆吟咏,听着流水,竟然忘记了归去。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危昂霄,宋代诗人,生活在动荡的历史背景中,作品常表现对人生、自然的思考,风格清新洒脱。
创作背景:
该诗写于一个宁静的夜晚,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以及对人世间的感慨,反映出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这首《眼儿媚 题九里桥》通过描绘夜晚的景色,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思考。诗的开头以“晴云十丈跨杉溪”描写了晴朗的天空,给人一种开阔的感觉,仿佛身临其境。接着“偏称夜凉时”则暗示了诗人在此时此刻的感受,夜的清凉让人心情愉悦,也让人沉思。诗人正值月朗星稀之际,月光洒在水面上,映衬出周围万木皆霜的美丽景象,这种景象不仅令人陶醉,也让人感到一丝惆怅。
“谪仙不住人间世,此恨有谁知”一句,表达了诗人对理想与现实的矛盾感受。谪仙象征着被贬的理想和不被理解的孤独,诗人在美景中感到自己似乎也成了一个被遗忘的存在。这种情感在“何人画我,倚阑得句,听水忘归”中得到了升华,描绘了诗人沉浸在景色中,忘却归途的状态,表现出一种对自然和艺术的深刻感悟。
全诗在意象上层层递进,从自然景观到个人情感,最后回归于艺术创作,展示了诗人对生命、孤独与美的思考,体现了宋代诗歌的典雅和细腻。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的赞美,同时流露出对人生的感慨与思考,反映了孤独与理想的冲突,展示了宋代文人的情怀与艺术追求。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晴云十丈”描述了什么样的天气景象?
A. 阴天
B. 雨天
C. 晴天
D. 雪天
“谪仙不住人间世”中“谪仙”指的是什么?
A. 有名的画家
B. 被贬的神仙
C. 一种动物
D. 一种植物
诗人最后的情感状态是?
A. 忧伤
B. 愉悦
C. 生气
D. 惊讶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
这些书籍能帮助读者深入了解宋代诗人的创作特点与背景,以及诗词的艺术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