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6 00:04:3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00:04:39
眼儿媚
作者: 姚燮 〔清代〕
知他不睡倚阑干。
四月尚愁寒。
樱桃已谢,荔枝未熟,
梦断香边。
华堂春暖红筵隔,
须悔受深怜。
分明误了,
银灯好夕,
金缕初年。
全诗翻译:
知道她不睡,倚靠着栏杆。四月的春寒依然令人忧愁。樱桃花已经凋谢,荔枝还未成熟,梦境在香气四溢的地方戛然而止。华丽的堂前春暖,红色的宴席隔着一层薄膜,不禁后悔当初受到如此深情的怜爱。明明是误了时机,银灯下的美好夜晚,金缕的初春又是怎样的呢?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在这首词中,作者通过对春天的描绘,表达了对爱情和人生短暂的感慨,暗含了对美好时光的追忆与惋惜。
作者介绍:
姚燮(约1640-约1712),字士之,号瑶林,清代诗人,擅长写词,风格清新婉约,常以细腻的情感描写著称。
创作背景:
此词创作于清代,正值社会动荡和变革时期,诗人通过个人情感的体现,反映了当时人们对于爱情、时光流逝的思考与感慨。
《眼儿媚》通过细腻的描写与情感的表达,展现了春天的温暖与个人内心的孤寂。开篇一句“知他不睡倚阑干”,立即引入了一个静谧的夜晚场景,营造出一种孤独而惆怅的氛围。接下来的“樱桃已谢,荔枝未熟”,通过自然景物的变化,暗示了时间的流逝与美好事物的短暂,给人以强烈的对比感。整首词在描绘春日的同时,流露出诗人内心的遗憾与思念。
词中“华堂春暖红筵隔,须悔受深怜”则表现出对爱情的复杂感受,既有对美好时光的留恋,又有对现实的无奈与悔恨。最后的“分明误了,银灯好夕,金缕初年”更是将这种情感推向高潮,表达了对初春美好时光的渴望和对爱情的追忆。整首词在意境和情感上都非常丰富,值得细细品味。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春天的描绘与个人情感的表达,反映了对美好时光的追忆与遗憾,表现了对爱情的渴望与思念。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人姚燮生活在哪个朝代?
A. 唐代
B. 宋代
C. 清代
“樱桃已谢,荔枝未熟”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现在的满意
B. 对美好事物短暂的感慨
C. 对未来的期待
“银灯好夕”中的银灯象征什么?
A. 现实的残酷
B. 美好宁静的夜晚
C. 光明的未来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
这些书籍可以帮助读者更深入理解清代诗词的背景与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