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05:30:4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05:30:43
《清平乐 寄题波多野太郎教授绿芜书屋》
作者: 王季思 〔近代〕
绿芜书屋。想象人如玉。
一夜飞廉去滕六。几处冰山濯濯。
何年踏浪相看。一尊同罄清欢。
帘卷樱花似海,东风吹尽馀寒。
这首词描绘了一个名为绿芜书屋的场景,想象那里的人如同美玉般洁净。
一夜之间,飞廉(神话中的风神)将滕六带走,几处冰山清澈如洗。
不知何年何月才能踏浪相聚,举杯共饮这清淡的欢愉。
卷起帘子,樱花如海,东风吹散了残寒的气息。
作者介绍:王季思,近代词人,风格细腻,常以自然景色和人情世态为题材,表达内心情感。
创作背景:此词作于作者对绿芜书屋的感怀之际,书屋可能是一处藏书之地,象征学术研究和文化交流的场所,表达了作者对知识的向往以及与友人共聚的渴望。
这首词以清新雅致的语言描绘了绿芜书屋的美丽景象,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充满生机的氛围。开篇描绘书屋的绿意,立刻引发读者的想象。接着,诗人通过飞廉的意象,传达出一种时间的流逝和人际关系的变化。词中提到的“冰山濯濯”不仅描绘了自然的纯净,也象征着作者心灵的清澈与澄明。
“何年踏浪相看”一句,流露出一种对未来相聚的期待与渴望,给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无奈。这种情感在“同罄清欢”中得以升华,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的深厚情谊和对美好时光的珍惜。最后,卷帘樱花的意象,结合东风的描述,既是对春天来临的庆祝,也象征着温暖与希望的重生。
整首词在细腻的描写中蕴含着深厚的情感,展现了作者对生活的热爱与对友谊的珍视,形成了和谐而富有诗意的画面。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描绘书屋的自然景色,表达了作者对知识、友情的向往与珍视,同时流露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未来重聚的期待。
诗词测试:
诗中“绿芜书屋”象征什么?
A. 书香气息
B. 生活的烦恼
C. 战争的恐惧
D. 自然的破坏
“何年踏浪相看”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A. 对过去的怀念
B. 对未来重逢的期待
C. 对生活的无奈
D. 对时间的感慨
“樱花似海”这句话中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A. 拟人
B. 比喻
C. 对仗
D. 夸张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