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清平乐 此篇促游山

《清平乐 此篇促游山》

时间: 2025-05-02 09:29:15

诗句

今晨过望。

尽得山形状。

石险路危心欲荡。

手拨白云又上。

半空仰见仙庵。

山灵许我高探。

倦处旋倾春酒,不愁冒雨卫岚。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9:29:15

原文展示

清平乐 此篇促游山
作者: 刘敏中 〔元代〕

今晨过望。
尽得山形状。
石险路危心欲荡。
手拨白云又上。
半空仰见仙庵。
山灵许我高探。
倦处旋倾春酒,
不愁冒雨卫岚。


白话文翻译

今晨我经过高处,
山的形状尽收眼底。
崎岖的石路险峻,心中难免惶恐。
我手拨云雾继续向上。
在半空中仰望见仙人居住的庵堂。
山中的灵气允许我高高探寻。
在疲倦的地方,斟满春酒,
即使冒着雨也不怕风云变幻。


注释

  • 今晨: 今早,指的是现在的早晨。
  • 过望: 经过高处的观望,指从高处俯瞰。
  • 尽得: 全部得到,完全可见。
  • 山形状: 山的轮廓和形态。
  • 石险: 岩石崎岖险峻。
  • 心欲荡: 心中有些不安,想要动摇。
  • 手拨白云: 用手拨动云雾,形容攀登的艰难。
  • 仙庵: 仙人的庵堂,隐喻高人隐居之所。
  • 山灵: 山中的灵气或神灵。
  • 倦处: 疲惫的地方。
  • 旋倾春酒: 旋转着斟满春酒,表达欢愉之情。
  • 不愁冒雨卫岚: 不担心冒雨和风云变化。

典故解析

“仙庵”一词,常用于描绘道教文化中隐士的居住地,象征着一种超脱尘世的理想生活。诗中提到的“山灵”与“仙庵”,都与中国古代的道教文化有密切关系,反映了对自然的崇敬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敏中,元代诗人,擅长词作与诗歌,风格多变,常寄情于山水之间,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感悟。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游山之际,表达了诗人对自然风光的赞美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在那个时代,文人雅士多游山玩水,寻求诗意和心灵的寄托。


诗歌鉴赏

《清平乐 此篇促游山》是刘敏中对于自然山水的细腻描摹与深刻感悟的体现。诗人在游山过程中,既享受了壮丽的自然景观,又感受到心灵的震撼。开头的“今晨过望”,让人感受到清晨的宁静和新鲜,接着“尽得山形状”则展现了诗人高处观山的豁然开朗。

在对险峻道路的描写中,诗人流露出对自然的敬畏与内心的惶恐,“石险路危心欲荡”生动而真实,仿佛让读者感受到那份攀登的艰辛与挑战。随后“手拨白云又上”表现出诗人不畏艰险、勇于追求的精神,恰如其分地展现了人与自然的互动。

“半空仰见仙庵”一语,则让人感受到一种超然的境界,山中的仙庵象征着一种理想的生活状态,令人向往。而最后几句,诗人从疲惫中寻找慰藉,斟酒畅饮,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与洒脱。整首诗情景交融,融汇了自然的壮丽与人生的哲理,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深刻理解和对人生的豁达态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今晨过望: 诗人今晨经过高处,准备俯瞰四周。
  2. 尽得山形状: 视野开阔,山的形状尽收眼底。
  3. 石险路危心欲荡: 描述崎岖的石路让人心中不安。
  4. 手拨白云又上: 用手拨动云雾,象征攀登的艰辛。
  5. 半空仰见仙庵: 在高空中看到仙人居住的庵堂,象征高远的理想。
  6. 山灵许我高探: 山中的灵气允许我去探寻更高处。
  7. 倦处旋倾春酒: 在疲惫的地方,诗人斟满春酒,享受生活。
  8. 不愁冒雨卫岚: 即使冒着雨也不怕风云变幻,表现出一种洒脱与从容。

修辞手法:

  • 比喻: “手拨白云”比喻攀登的艰难。
  • 拟人: “山灵许我高探”赋予山灵以人的情感。
  • 对仗: 整首诗在结构上有一定的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此诗主要表现了人与自然的关系,展现了追求理想与心灵寄托的主题,表达了对大自然的崇敬和对人生的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 象征着高远、理想和挑战。
  • 白云: 代表自然的柔和与变化。
  • 仙庵: 隐喻理想生活状态,超脱于尘世。
  • 春酒: 代表欢愉与享受生活的态度。

这些意象交织在一起,构成了诗人眼中的自然美景与内心的哲思,充满了诗意的张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石险路危心欲荡”中,“危”字的意思是: A. 危险
    B. 高
    C. 远
    D. 平

  2. “半空仰见仙庵”中的“仙庵”指的是: A. 普通的居所
    B. 道士的居住地
    C. 皇宫
    D. 市井

  3. 诗人对自然的态度是什么? A. 恐惧
    B. 敬畏与热爱
    C. 无所谓
    D. 逃避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 王维《山居秋暝》

诗词对比:

  • 比较刘敏中的《清平乐》与王维的《山居秋暝》,两者都表现了对自然的热爱与哲理的思考,但刘敏中更多地体现了人与自然的互动,而王维则强调内心的宁静与自然的和谐。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元代诗词选》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山水诗词研究》

相关查询

明月斜 金陵晚望 閒中好 十六字令 促织 敝裘 重九潘长公恬庵昆仲招同魏苍石饮太白楼分韵 夏日写怀 咏史 其二 咏史 其一 斤竹岭 题姜西溟洞庭秋望图 其二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三巡 敷蕍 寿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扣户 目字旁的字 朝东暮西 香字旁的字 舟字旁的字 垒培 祸生有胎 遗黎故老 車字旁的字 经验主义 毕了 斜头歪脑 飞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