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杨柳 其四

《杨柳 其四》

时间: 2025-08-11 07:46:38

诗句

为尔生来体态柔,因情感物寓风流。

汝无血气何知觉,自是诗人想像求。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8-11 07:46:38

原文展示:

为尔生来体态柔,因情感物寓风流。
汝无血气何知觉,自是诗人想像求。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是说:你天生体态柔美,因而寄托了情感和风流的意象。你没有血肉之身,怎能有知觉?这只是诗人想象的追求。

注释:

  • :你。
  • 生来:天生,原本就有。
  • 体态:身姿,形态。
  • :柔和,娇柔。
  • 因情感物:由于情感和事物相互寄托。
  • 寓风流:寄托了风流之意。
  • :你。
  • 无血气:没有血肉之体,形容没有生命的状态。
  • 何知觉:怎么会有知觉。
  • 自是:本来就是。
  • 想像求:是诗人想象的追求。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陈景沂,字道复,号仲默,南宋时期的诗人,出生于一个士族家庭。他以清新自然的风格和细腻的情感著称,作品多以咏物抒怀为主,常常通过描写自然景物来表达内心的情感。

创作背景:

《杨柳 其四》创作于南宋时期,正值社会动荡、文化繁荣的时代。诗人通过描写杨柳的柔美身姿,表达对情感的寄托与追求,反映了当时文人对自然与情感结合的思考。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杨柳”为题,首先从外形入手,通过“体态柔”来描绘杨柳的特质,表现出杨柳的柔美和风流。诗人在前两句中将对杨柳的描写与人类情感相结合,暗示了自然与人情之间的密切关系。随后,诗人提出了一个哲学问题:如果杨柳没有血肉之躯,怎么可能有知觉呢?这不仅是对杨柳的感叹,更是对人类情感与自然界之间关系的一种深思。透过这首诗,我们可以看到诗人对生命的理解与对自然的敬畏,表现出一种对美的向往与追求,同时也揭示了艺术创作中想象与现实的矛盾。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为尔生来体态柔”:开篇即点明对象,强调杨柳的柔美特质,表现出一种爱怜之情。
  • “因情感物寓风流”:将杨柳与情感结合,说明杨柳是情感的寄托,暗示了诗人对风流的向往。
  • “汝无血气何知觉”:发问,强调杨柳的无生命状态,反映出诗人对生命和情感的思考。
  • “自是诗人想像求”:归结为诗人的想象,揭示出艺术创作的主观性。

修辞手法:

  • 拟人:将杨柳赋予了人的情感,使其更具生动性。
  • 对仗:诗中“生来”“因情”“无血气”“想像求”形成对称,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比喻:将杨柳比作情感的载体,使读者感受到自然与情感的交融。

主题思想:

全诗通过对杨柳的描写,探讨了自然与情感的关系,表达了诗人对美的向往与对生命的思考,展示了艺术创作的主观性和想象力。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杨柳:象征柔软、轻盈的美,代表着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情感的寄托。
  • 血气:象征生命,表达出对生命与无生命状态的思考。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体态柔”是形容什么?

    • A. 杨柳的姿态
    • B. 人的性格
    • C. 水的流动
  2. 诗人通过杨柳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对风流的赞美
    • B. 对生命的无奈
    • C. 对自然的敬畏
  3. 诗中“无血气何知觉”是想表达什么?

    • A. 杨柳没有生命
    • B. 诗人不懂杨柳
    • C. 杨柳无法感知周围

答案:

  1. A
  2. A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鹿柴》
  • 李白的《将进酒》

诗词对比:

  • 《鹿柴》:通过自然景色表达诗人的孤独与思考。
  • 《将进酒》:强调人生的短暂与享乐,与《杨柳 其四》对生命的思考形成对比。

参考资料:

  • 《宋诗选》
  • 《古诗文鉴赏辞典》
  • 《中国古代文学史》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送胡端明赴召 寄题龙泉李宗儒师儒槐阴书院 阻风泊舒州长风沙二首 其一 阊门外登溪船五首 其五 晓起探梅四首 罗溪望夫岭二首 再和谢朱叔止机宜投赠奖及南海集之句 上印有日代者未至 桑茶坑道中八首 其四 走笔和张功父玉照堂十绝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紧箍咒 记纂 悲欢合散 三斗尘 口字旁的字 包含鬃的词语有哪些 大字旁的字 母字旁的字 独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挨近 爿字旁的字 勇功 何所不有 月过中秋 示字旁的字 空古绝今 名下无虚 包含辜的词语有哪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