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5 20:15:4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5 20:15:46
蛙行动萍叶,误观作游鱼。
稍稍引两股,已变科斗书。
这首诗描写了蛙在浮萍上活动,误以为自己是在游动的鱼。稍微一动,就引起了两股水流,竟像是在进行书法斗争。
梅尧臣(1002年—1060年),字子华,号梅村,晚号梅溪,宋代著名诗人,擅长古体诗。他的诗风清新自然,特别是对山水、田园的描写,表现出浓厚的生活气息和人文关怀。他的创作受到了李白、杜甫等前辈诗人的影响,同时又融入了个人独特的理解和感受。
这首诗创作于梅尧臣的晚年,反映了他对自然的细致观察以及对生命动态的思考。在当时,宋代社会经济发展迅速,文化繁荣,诗人们普遍关注自然与人文的结合,梅尧臣也是其中之一。
梅尧臣的这首《杂诗绝句十七首 其一》以简洁而生动的语言展现了自然界中的一幕。诗中描绘的蛙在浮萍上的活动,表面上看似寻常,其实蕴含了深刻的哲理。蛙的“误观”不仅是对外界的误解,也是对自身处境的反思。它在水面上自由自在地跳跃,却因为水流的影响而产生了错觉,似乎在与游鱼竞争,实际上却只是在演绎一场与自然的对话。这种对自然的细腻观察与思考,体现了诗人对生命的深刻理解和感悟。
整首诗的意境宁静而富有哲理,展现出一种淡泊明志的生活态度。蛙与浮萍、游鱼之间的关系,隐喻着人类在自然和社会中的生存状态,人们常常在生活中误解自我,迷失方向。梅尧臣借助简单的意象,传达了复杂的情感,令人深思。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的观察,反映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以及对生命的思考。它提醒读者在繁忙的生活中保持对自然的敏感,领悟生命的真谛。
选择题:诗中“蛙行动萍叶”表现了什么?
填空题:诗中“误观作游鱼”意指__。
判断题:诗中使用了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 (对/错)
通过这样的对比和延伸阅读,读者可以更深刻地理解诗歌的内涵和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