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4:46:0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4:46:07
塔子矶
陆游 〔宋代〕
塔子矶前艇子横,一窗秋月为谁明?
青山不减年年恨,白发无端日日生。
七泽苍茫非故国,九歌哀怨有遗声。
古来拨乱非无策,夜半潮平意未平。
在塔子矶前的船只停泊着,窗外的秋月照耀着,究竟是为谁而明亮呢?青山依旧,年年令人怅恨,白发却无端地日复一日地增多。七泽的苍茫已不再是故国,九歌的哀怨中依然传来遗留的音声。古往今来,拨乱是并非没有办法,但在夜深潮平时,我的心情却仍然无法平静。
作者介绍: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南宋著名的诗人、词人和散文家。他一生致力于报国,经历了多次的政治挫折,诗歌风格多样,既有豪放之作,也有沉郁之吟。
创作背景:这首诗写于陆游晚年,他在政治上屡遭挫折,身心俱疲,表达了他对故国的思念、对现实的不满,以及对个人命运的感慨。
《塔子矶》是陆游晚年的一首重要作品,诗中充满了对故乡的怀念和对人生苦短的感慨。开篇以“艇子横”引入,既描绘出一幅静谧的秋夜景象,又暗示了作者内心的孤独与无奈。接着,诗人通过“青山”和“白发”表达自己对岁月流逝的惋惜与无奈,生动地展示了他对往昔的眷恋与对未来的迷茫。
“七泽苍茫非故国”一句,诗人用景来寄情,表达对故乡的思念与对现实的失望,深刻地揭示出内心的孤独与漂泊感。而“九歌哀怨有遗声”则进一步加深了这种情感,显示出历史的沉重与个人的苦痛。最后两句“古来拨乱非无策,夜半潮平意未平”,表现了诗人对历史的反思,虽然有智慧可以解决问题,但内心的波动始终难以平息,深刻地揭示了人类情感的复杂性与无奈。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全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深思,展现了陆游一生的情感历程和对理想的执着追求。
诗词测试:
塔子矶位于哪个省?
诗中提到的“青山”象征什么?
“白发无端日日生”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陆游的《塔子矶》与李白的《静夜思》同样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但前者更侧重于对历史与现实的思考,而后者则侧重于个人的情感抒发。两者在情感表达上各有特色,前者重在思考,后者重在抒情。
以上是对《塔子矶》的详细解读,希望能帮助您更好地理解这首诗的深刻含义与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