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22:09:2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22:09:26
莘渭二老人,耕钓俱白首,
功烈在人间,如天有北斗。
方其未遇时,自处固不苟,
夫岂邀虚名,欲眩千载后?
降及秦汉王,望古犹培塿,
犹能守所闻,外物不得诱。
君看鲁二生,亦岂圣人偶,
凛然诸儒间,人可我独不。
莘渭两位老人,耕田钓鱼都已白发苍苍,他们的功绩在世间流传,如同天空中的北斗星。等到他们还未遇到时,他们自处得非常端正,难道是为了追求虚名,希望在千年之后仍然耀眼?即使是秦汉的王朝,回望古代也不过是堆土般的存在,依然能够守住自己所知道的,外界的诱惑无法动摇他们。你看鲁二生(鲁迅和鲁国的贤人),他们难道不是圣人吗?在众多儒生中,他们是那样的坚定,难道我就不能做到这一点?
陆游(1125年-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浙江绍兴人,南宋时期著名的爱国诗人和文学家。陆游的诗歌风格豪放、激昂,充满了对国家和民族的忧虑与期盼,作品涵盖了历史、政治、人生等多个主题。
此诗写作于南宋时期,正值国家动荡、外敌入侵的年代,陆游身处这样的历史背景,深感国家命运的沉重与个人理想的无奈。他通过诗歌表达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以及对社会名利的不屑。
这首诗通过对莘渭两位老人的描写,展现了陆游对隐逸生活的推崇和对功名利禄的淡然态度。诗开头即刻画出老人耕钓的生活,白发苍苍,象征着他们的智慧与经历。接着,诗人将他们的功绩比作北斗星,意在强调真正的成就应在于个人内心的坚守与清白,而非外界的虚名。陆游通过描绘秦汉王朝的兴衰,表达了历史的无常和个人信念的重要性。他批判了那些追求名利的人,认为真正的高洁之士应当在外物诱惑面前保持坚定。最后,以鲁二生的比喻进一步强调了个人的独立与崇高的理想。
整首诗语言简练,情感真挚,既有对历史的深刻反思,又有对个人理想的执着追求。陆游用清晰的逻辑和丰富的意象构建了一幅隐逸者的理想生活画面,彰显了他对道德、人格的高度重视,形成了鲜明的个人风格。
莘渭二老人,耕钓俱白首: 描绘两位老人的生活,强调他们的年纪和经历。
功烈在人间,如天有北斗: 他们的成就在人间流传,象征着真实的价值。
方其未遇时,自处固不苟: 他们在未被认知时,依然保持自己的本心。
夫岂邀虚名,欲眩千载后: 质疑追求虚名的意义,强调内心的真实。
降及秦汉王,望古犹培塿: 比喻历史的短暂与虚无,强调保持信念的重要性。
犹能守所闻,外物不得诱: 强调坚定的信念能够抵御外界的诱惑。
君看鲁二生,亦岂圣人偶: 提出鲁二生的例子,强调真正的圣人应有的风范。
凛然诸儒间,人可我独不: 表达出诗人对自己理想的追求,期望能够与众不同。
整首诗反映了陆游对个人理想与社会名利的思考,强调内心的坚定与追求真实的生活意义。
诗中提到的“莘渭二老人”象征什么?
“功烈在人间,如天有北斗”中的“北斗”比喻什么?
诗中提到的“鲁二生”指的是谁?
答案:
与李白的《将进酒》相对比,陆游的诗更注重内心的坚守与隐逸生活的理想,而李白则更加关注于豪放的个性与对人生的热情,二者在风格上形成鲜明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