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5 23:21:5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5 23:21:50
答翁定
作者:刘克庄
牢落祠官冷似秋,
赖诗消遣一襟愁。
喜延明月常开户,
贫对青山懒下楼。
客诧瀑奇邀往看,
僧夸寺僻约来游。
何当与子分峰隐,
饥嗅岩花渴饮流。
这首诗的主题在于诗人对孤独、自然和友谊的思考。诗中描述了一个冷清的庙宇,诗人借诗歌来消解心中的忧愁。他期待着明月常常照耀,自己却懒得走出这山楼。来访的客人对瀑布的奇观感到惊讶,僧人则夸赞寺庙的僻静,邀请诗人来游玩。最后,诗人表达了与友人隐居山中、享受自然的渴望。
本诗中涉及的典故不多,主要是通过自然景象和生活场景来表达抒情。诗中提到的“明月”与“青山”都常常出现在古代诗词中,象征着诗人对自然的向往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刘克庄是宋代著名的诗人,字子翚,号白沙。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常常反映出对人生、自然的深刻理解和思考。
这首诗写于诗人晚年,正值社会动荡和个人境遇困窘之时。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物表达了内心的孤独与渴望。
《答翁定》是一首表达诗人对自然和友谊渴望的抒情诗。诗的开头用“牢落祠官冷似秋”描绘出一种冷清、孤独的氛围,直接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孤寂与愁苦。随着诗句的推进,诗人转而通过“赖诗消遣一襟愁”表达了他对诗歌的热爱,诗歌成了他排解忧愁的方式。
“喜延明月常开户,贫对青山懒下楼”则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向往,他希望明月常常照耀,然而却懒得走出这静谧的山楼,表现出一种对世俗的厌倦与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在接下来的几句中,诗人提到访客与僧人的交流,显示出一种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和谐。
最后两句“何当与子分峰隐,饥嗅岩花渴饮流”描绘了诗人向往与友人隐居山林的生活,享受自然的美好,体现了诗人对简单、真诚生活的向往,也表达了他对友谊的珍视。
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思考,以及对友谊的渴望。诗中以自然景物为背景,抒发了内心的孤独与渴望,是值得细细品味的佳作。
整首诗的主题在于表达诗人对孤独的感受、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友谊的渴望。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象与生活状态,反映出他内心的孤寂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诗中提到的“牢落”主要形容什么?
诗人希望与友人一起做什么?
“饥嗅岩花渴饮流”中,诗人表达了对什么的渴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