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23:03:4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23:03:42
挽林武博二首
作者: 刘克庄 〔宋代〕
畴昔论交四十霜,
知公出处我尤祥。
召来空赏凌云赋,
麾去全疏偃月堂。
近寄丽葠怜老病,
忽吟楚些隔存亡。
从今野叟凝尘几,
无复三溪文字行。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已故友人的追思与怀念。回想起往昔四十年的交情,深知朋友的出身与品德,感到无比欣慰。虽然曾一同吟诵高雅的诗篇,如今却因朋友的离去而感到无奈和失落。如今我常常探望老友,关心他的病痛,有时也会吟咏些楚辞,但却总是感到生死的隔阂。从今往后,我只是一位默默无闻的老者,无法再在三溪之地留下文字的痕迹。
刘克庄(1187年-1269年),字梦得,号秋水,宋代著名的文学家和书法家。他的诗歌以情感真挚、意境深远著称。刘克庄的创作受到了时代的动荡和个人经历的影响,反映出他对人生、友情和社会的深刻思考。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是在刘克庄失去好友林武博后,诗人通过回忆过去的交情,表达对友人的追念与伤感,寄托了对逝去岁月的惋惜以及对于未来孤独生活的无奈。
刘克庄的《挽林武博二首》是对一位故友深情的悼念,诗中流露出浓厚的怀旧情绪和对友谊的珍视。诗的开篇回忆四十年的交情,体现出深厚的友谊和相知的珍贵。通过“知公出处我尤祥”,诗人表达了对朋友的了解与欣赏,显示出深厚的情感基础。
接下来的两句“召来空赏凌云赋,麾去全疏偃月堂”,则是对过去共同吟唱诗词的追忆,反映了诗人与友人曾经的精神交流,而今却因友人的去世而感到空虚和失落,这种对比加深了诗的情感深度。
“近寄丽葠怜老病”,展现了诗人对友人境况的关怀,反映了人在时光流逝中面临的衰老与病痛。最后两句“从今野叟凝尘几,无复三溪文字行”,表达了诗人对未来孤独生活的预感与无奈,象征着文学创作的终止与生命的孤寂。
整首诗以细腻的情感和深远的意境,展现了友谊的珍贵与人生的无常,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情感深度。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朋友的怀念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展现了深厚的情谊与对逝去光阴的惋惜。
刘克庄的《挽林武博二首》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喜悦
B. 怀念与惋惜
C. 愤怒
“从今野叟凝尘几”中的“野叟”指的是:
A. 年轻人
B. 隐士
C. 文人
诗中提到的“凌云赋”指的是什么?
A. 一种乐器
B. 高雅的诗作
C. 自然景观
对比刘克庄与李白的作品,两者都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与对逝去时光的感慨,但刘克庄的情感更为细腻,李白则更具豪放之气。通过两者的对比,可以更深刻地理解古代文人对友情与生命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