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7-31 03:10:0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31 03:10:01
送僧归日东
作者: 释妙声 〔明代〕
碧海蓬莱外,扶桑日本东。
居然成绝域,久矣染华风。
王化能柔远,遐琛亦会同。
佛书龙藏古,梵夹象胥通。
问道来飞锡,浮生若转蓬。
中朝师法在,厚往圣恩隆。
归羡翩翩鹤,吟瞻肃肃鸿。
片帆惟就日,万里若游空。
洗盌鲛人室,焚香海若宫。
将迎烦国主,感叹聚邻翁。
告别行何遽,题诗愧未工。
悬知音信绝,徒望海霞红。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僧人归去的情景,表达了对其旅途的祝福和对世事的感慨。诗中提到碧海与蓬莱,象征着遥远而美好的地方,居然成为了一个绝对的境地,长久以来都受到华夏文化的熏陶。诗人提到王化柔和而远,象征着理想的政治理想;佛教经典的传承与文化的交融则让人感受到更深层次的智慧。诗中“浮生若转蓬”一语,透露出人生的短暂与无常,回归的渴望在诗的后半部分更是表现得淋漓尽致。最终以对离别的惋惜和对音信绝望的感叹作结。
作者介绍
释妙声是明代的僧人,广泛游历,精通佛学。其诗作多表现对人生、自然与佛理的思考,语言清新,意境深远。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送别一位远行的僧人,反映了诗人对友人的祝福与对人生短暂的感慨,同时也表达了对佛教文化的深刻理解与热爱。
这首诗以清新的意象和深邃的哲理,展现了作者对远离与归来的思考,以及对佛教文化的推崇。开头两联使用“碧海蓬莱”和“扶桑日本”描绘了一个理想的境界,展现出一种超然的美感。接着,诗人从政治与文化的角度思考,表达了对理想社会的渴望和对文化传承的关注。中间几句通过“问道来飞锡”和“浮生若转蓬”引出了人生的无常与漂泊,表现出诗人对世事的感慨和对归属感的渴望。最后,诗句“告别行何遽,题诗愧未工”更是道出对离别的惋惜与对自身才华的自谦,形成了一种深刻的情感共鸣。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远行僧人的送别,表达了对人生无常的感慨,以及对理想生活与文化传承的向往,体现了深厚的佛教情怀和对友人的祝福。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扶桑”指的是哪个国家?
A. 中国
B. 日本
C. 韩国
D. 越南
诗中“浮生若转蓬”表达了怎样的思想?
A. 生活的幸福
B. 人生的无常与漂泊
C. 对未来的期待
D. 归隐的渴望
诗中提到的“碧海”象征什么?
A. 知识
B. 自由与梦想
C. 离别
D. 文化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
这份详细的解析与学习资料希望能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欣赏《送僧归日东》这首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