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1:45:2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1:45:25
人生衣食尔,所适饱与温。
逮其得志间,归心负初言。
少壮慕富贵,老大忧子孙。
此心本无累,利欲令智昏。
嗟我复何为,未能返丘园。
物外恐难必,开图对一尊。
人生的衣食只是为了温饱与舒适。
当得志时,却心中背负着最初的理想。
年轻时向往富贵,年老时担忧子孙。
这心中本无负担,唯有利欲使人迷惑。
唉,我到底为了什么呢,未能回归田园。
世外的事情恐怕难以实现,唯有与酒共酬。
赵秉文,金朝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著称。其作品多关注人生哲理,情感细腻,善于描绘自然与人情。
《遂初园八咏》是赵秉文在游览遂初园时所作,表达了对人生的思考与对理想的追寻。在金朝时期,社会动荡与政治腐败使得诗人对人生的感悟更加深刻。
这首诗通过对人生经历的反思,展现了诗人内心的挣扎与困惑。开头两句以简单的日常生活为切入点,强调衣食的基本需求,揭示出人们在追求物质的同时,往往忽略了内心真正的渴望。接下来的两句则转向对年轻时向往富贵的回忆,和年老时对后代的担忧,展现出人生的无常与变迁。
诗中“此心本无累,利欲令智昏”,道出了人内心的本质是无累的,然而利欲的驱使却使人迷失自我。这种对理想与现实、物质与精神之间的对立,反映了诗人对人生的深刻思考。
最后两句,诗人感叹自己无法回归宁静的田园生活,表达了对理想生活的渴望与无奈。整首诗在情感上充满了沉重与思索,形成了一种深沉的哲理内涵。诗人通过对比体现出人生的复杂与单纯,最终留给读者深思。
整首诗表达了对人生理想与现实的深刻思考,反映了人们在追求物质的同时,内心对于理想生活的渴望和无奈,突出利欲对人心的迷惑,以及对简单生活的向往。
诗中提到“少壮慕富贵,老大忧子孙”,这两句反映了什么样的人生观?
A. 年轻时无忧虑,年老时无忧虑
B. 年轻时追求物质,年老时关注家庭
C. 年轻时安于现状,年老时追求理想
“此心本无累,利欲令智昏”中的“智昏”指的是什么?
A. 理智被迷惑
B. 智力低下
C. 愚笨无知
诗的最后一句“开图对一尊”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A. 对未来的憧憬
B. 对现实的无奈接受
C. 对过去的怀念
《登高》与《遂初园》都表达了对人生的思考,但《登高》更多地表现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而《遂初园》则集中于理想与现实的对比与矛盾。两者都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感悟,但在情感基调上有所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