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03:40:3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3:40:31
原文展示:
有生必有灭,无庵无可说。
踢倒玉崑崙,夜半红日出。
白话文翻译:
有生命的事物必然会有死亡,无法归于任何安宁之地,也无法用言语来表述。
就像踢倒了崇高的玉崑崙,在夜深人静时红日从地平线上升起。
注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孟珙(生卒年不详),字希声,号穀溪,出生于宋代,字、号和其作品风格较为隽永。他的诗歌常常体现对人生的思考与哲理,作品有着深刻的意蕴。
创作背景:
《自颂》创作于宋代,时期社会变化多端,文人对人生的思考愈发深入。孟珙通过此诗表达了对生命、死亡的哲学思考,以及在无安宁的境地中对生命意义的探求。
诗歌鉴赏:
孟珙在《自颂》中运用简练的语言,深刻地探讨了生与死的哲学命题。诗的前两句以“有生必有灭”开篇,直接揭示了生命的无常,表达了对生死轮回的无奈感。后半部分通过“踢倒玉崑崙”这一意象,传达了对传统价值观的质疑与反叛,似乎在表达一种对既有规则的挑战。而“夜半红日出”则在此背景下形成强烈对比,象征着希望的复苏与新生。这样的对比使整首诗在沉重的哲思中又流露出一线光明,显示出作者对生命的深刻洞察和对未来的渴望。
孟珙的作品往往蕴含着丰富的哲理思考和对人生的反思,这首诗也不例外。它通过简单却深邃的语言,折射出诗人对生命的复杂情感,既有对生命无常的感叹,也有对未来无限可能的希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生死的哲学思考,表达出对人生无常的感慨与对未来光明的期待,展现了诗人对生命的深刻理解与独特见解。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文化内涵与象征意义:
这些意象通过相互对照,传达出对生命哲学的深刻思考,反映了人对自然与社会的认知与情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有生必有灭”是什么意思?
A. 生命是永恒的
B. 生命必然会结束
C. 生命可以被延续
D. 生命没有意义
“踢倒玉崑崙”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理想的追求
B. 对传统的反叛
C. 对自然的敬畏
D. 对未来的迷茫
“夜半红日出”象征什么?
A. 生命的结束
B. 绝望的开始
C. 希望与新生
D. 时间的流逝
答案: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对比孟珙的《自颂》和杜甫的《登高》,两者都反映了对生命无常的思考,但孟珙更注重希望的呈现,而杜甫则多表现出对失落的感慨。这种对比展现了两位诗人不同的生命观与艺术风格。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