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沁园春(送友人归蜀)

《沁园春(送友人归蜀)》

时间: 2025-04-26 15:25:12

诗句

拂剑整装,光射紫霄,斗牛色寒。

大丈夫不作,儿曹离别,何须更唱,三叠阳关锦还乡,油幢佐幕,谁道青天行路难。

从今去,听声名焰焰,飞动岷山。

征途少饮加餐。

要做取功名久远看。

卷长风吹醒,剑关云气,更须砥柱,三峡惊湍。

闻道槐庭,已登安石,此去须弹贡禹冠。

明年里,踏梅花有分,相见长安。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5:25:12

原文展示

《沁园春(送友人归蜀)》
作者:姚勉 〔宋代〕

拂剑整装,光射紫霄,斗牛色寒。
大丈夫不作,儿曹离别,何须更唱,
三叠阳关锦还乡,油幢佐幕,
谁道青天行路难。
从今去,听声名焰焰,飞动岷山。
征途少饮加餐。要做取功名久远看。
卷长风吹醒,剑关云气,更须砥柱,
三峡惊湍。闻道槐庭,已登安石,
此去须弹贡禹冠。明年里,
踏梅花有分,相见长安。

白话文翻译

整理好剑装,阳光照射在紫霄之上,牛斗的颜色显得寒冷。
大丈夫何需在儿女之间作别,何必再唱那三叠阳关曲,
油幢为幕,谁说在青天之下行路艰难。
今后出发,听闻声名震天,飞越岷山。
征途上少喝酒,少吃饭。要把功名看得长久。
长风卷起,剑关云气,更要像砥柱一样,
三峡的惊涛骇浪。听说在槐庭,已经登上安石,此去要弹奏贡禹的冠。
明年踏梅花有缘,相见在长安。

注释

  • 拂剑整装:整理好剑和装备。
  • 光射紫霄:阳光照射到高空。
  • 斗牛色寒:形容牛斗的颜色显得寒冷,意在表达一种忧伤的氛围。
  • 三叠阳关曲:古曲,表达离别的情感。
  • 砥柱:比喻坚韧不拔的支撑。
  • 贡禹冠:古代的荣誉象征。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姚勉,宋代诗人,以豪放豪情和抒怀著称,其作品多描绘壮丽景色和豪迈气概。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送别友人归蜀之际,表达了对友人的祝福以及对未来前途的信心。

诗歌鉴赏

《沁园春(送友人归蜀)》是一首充满豪情的送别诗。诗人在整装待发的瞬间,表达了对远行朋友的深情祝福。开篇通过“拂剑整装”和“光射紫霄”,渲染出一种豪迈的气氛,似乎在预示着未来的光明和希望。接着,诗人以“大丈夫不作,儿曹离别”引入,强调了朋友之间的离别并不是悲伤的事情,反而是为了追求更高的理想和目标。

在“从今去,听声名焰焰,飞动岷山”中,诗人表达了对未来的向往与渴望,岷山象征着高远的理想和美好的前途。再到后面的“要做取功名久远看”,更是体现了诗人对事业的追求与坚持,强调了功名的重要性。

最后,诗人以“明年踏梅花有分,相见长安”结束,给人一种希望和未来重聚的美好憧憬,展现了诗人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拂剑整装:整装待发,表明出征的决心。
  2. 光射紫霄:象征光明的未来,令人振奋。
  3. 斗牛色寒:表现离别的冷清。
  4. 大丈夫不作,儿曹离别:强调男子汉气概,离别不必悲伤。
  5. 三叠阳关锦还乡:提到古曲,表现对家乡的思念。
  6. 油幢佐幕:形容旅途的艰辛与壮丽。
  7. 谁道青天行路难:反驳行路艰难的观点。
  8. 从今去,听声名焰焰:展望未来的荣光与名声。
  9. 征途少饮加餐:劝勉朋友在旅途上节制。
  10. 要做取功名久远看:强调追求长远的功名。
  11. 卷长风吹醒:借长风唤醒志向。
  12. 剑关云气:描绘壮丽景象。
  13. 更须砥柱,三峡惊湍:强调稳定与坚韧。
  14. 闻道槐庭,已登安石:朋友已获得成就。
  15. 此去须弹贡禹冠:期望朋友能获得更高的荣誉。
  16. 明年里,踏梅花有分,相见长安:期待未来重聚的美好愿景。

修辞手法:诗中运用了比喻(如“砥柱”),对仗(如“青天行路难”与“声名焰焰”),增强了表达的艺术性和气势。

主题思想:诗歌的中心思想在于追求理想,展现豪情与勇气,即使离别也应志存高远,期待未来的相聚。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勇气与决心。
  • 紫霄:象征理想与希望。
  • 梅花:象征高洁与坚韧的品格。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斗牛色寒”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喜悦
    B. 忧伤
    C. 怀念
    D. 愤怒

  2. 诗的最后一句“明年里,踏梅花有分,相见长安”表达了怎样的期待?
    A. 忘记过去
    B. 未来重聚的希望
    C. 对友人的指责
    D. 感叹人生无常

  3. “剑关云气”中的“剑关”象征什么?
    A. 障碍
    B. 勇气
    C. 平安
    D. 胜利

答案:1.B; 2.B; 3.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李白
  • 《赠友人》王维

诗词对比: 比较姚勉的作品与李白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前者更多强调理想与豪情,后者则表现离别的感伤与友情的深厚,两者在离别主题上的不同情感基调各具特色,体现了不同的个人风格和情感诉求。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诗词入门与技巧》

相关诗句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重过花埭东园寄潘比部伯临 经刘瓛墓下诗 题竹 桃根接梅 和吴景长秋兴韵 寿昌寺碧溪轩 春日游鲫鱼潭五言古风 翠屏夕照得夕字五言六韵 岚翠亭閒咏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霓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齿字旁的字 腻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采字旁的字 第四个字是事的成语大全_含事字的四字成语解析 浮一大瓟 格高意远 习惯若自然 卤字旁的字 多言数穷 包含肃的词语有哪些 无所用之 直学 珠璧交辉 酉字旁的字 同日而道 课表 四裔 田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