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14:14:4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14:14:41
险关高峙,自明妃去后,尚余何物?多少风云都付与,石偶泥胎华壁。大漠烟寒,长河草白,曾见漫天雪。兵尘劫火,有时成就英杰。此日携手登临,凭虚四望,未免童心发。指点江山今到古,太息涛生林灭。笔底交锋,枰前演义,省个冲冠发。秋声渐紧,醉醒归问霜月。
高耸的险关,明妃离去后,这里还剩下什么呢?多少风云变幻都交给了石雕泥塑的华丽墙壁。辽阔的大漠烟雾缭绕,长河两岸的草木泛白,曾经见过漫天的雪花。战火与兵灾,有时却能成就英雄豪杰。今天我们携手登上这高峰,放眼四周,难免心中涌起童真的感慨。指点江山,今昔对比,感叹潮起潮落,林木生灭。笔下交锋,棋盘上演绎,省却了冲冠一怒的壮志。秋声渐紧,我醉醒后归家,问候那皎洁的霜月。
熊东遨,现代诗人,作品多涉及历史和人文,风格独特,常以古诗词的形式表达对现实与历史的思考。
此诗是在秋日与朋友登上雁门关时写成,表达了对历史的追忆、对英雄人物的钦佩,以及对当下生活的思考。
整首诗在意境上极为丰富,作者通过描绘险关的高峻与历史的沧桑,展示了时间的流逝以及人事的变迁。诗中以“明妃”引出历史的沉重感,借助“大漠烟寒”和“长河草白”描绘了秋天的萧瑟与苍凉,展现出一种对往事的追忆与感慨。尤其是在“此日携手登临”的描写中,诗人将自己的情感与历史景观结合,体现了人与自然、人与历史之间的深刻联系。
在对比古今的过程中,诗人感叹时代的变迁,历史人物的辉煌与现在的平常形成鲜明对比,令人不禁思考历史对现实的影响。最后,回归到个人情感上,醉醒后对霜月的问候,既是对秋日的感怀,也是对人生、对未来的思考,体现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哲理。
整首诗通过对历史的回顾与现实的思考,表达了对历史人物的崇敬,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展现出一种深沉的哲理思考和人文关怀。
熊东遨的《念奴娇》的主要情景描绘是?
诗中提到的“明妃”是指哪位历史人物?
诗中“兵尘劫火”象征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