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2:07:4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2:07:45
新渠瀰瀰漾波深,千里桑麻蔼碧阴。
喜动天颜古循吏,催教增秩赐黄金。
新修的渠水波光粼粼,深处荡漾着水波;
千里之地的桑树和麻地在碧绿的阴影中生长。
古老的官吏因而喜悦,催促教育事业,提升官职,赐予黄金。
岳珂,字德馨,号筠溪,宋代诗人,官至知州。他的诗歌风格清新自然,常表现出对社会民生的关切,关注农业、教育等方面,展现出浓厚的时代气息。
这首诗作于宋代,正值农业兴盛、社会安定的时期。诗人借助描写新修水渠的美好景象,反映出当时政府注重农业、发展教育的政策,体现出对社会富强的期盼与赞美。
这首诗通过描绘新修水渠的波光,展现了自然的美好与人间的繁荣。首句中的“新渠”与“漾波深”不仅描绘了生动的自然景象,更象征着国家的富饶与治理的成效。第二句提到的“千里桑麻”,则进一步深化了农业发展的主题,展现了丰收的希望与生机。诗中“喜动天颜古循吏”一语,表达了官员因得民心而受赏的喜悦,反映了古代“为政以德”的治国理念。最后一句的“催教增秩赐黄金”更是表现了对教育的重视和对官吏的奖励,体现出社会的进步与发展。这首诗不仅具有优美的意象和深刻的内涵,而且通过生动的描写与清新的风格,传达出对国家、人民以及未来的美好愿景,堪称一首充满积极向上力量的诗篇。
整首诗通过描绘水渠与农业的美好景象,表达了对人民生活富裕、社会和谐的憧憬与赞美,以及对教育和官吏清明治理的肯定。
“新渠”指的是什么?
A. 旧水渠
B. 新修的水渠
C. 河流
D. 湖泊
诗中提到的“千里桑麻”象征什么?
A. 农业丰收
B. 城市发展
C. 战争
D. 贫困
“喜动天颜古循吏”中的“天颜”指的是谁的面容?
A. 民众
B. 皇帝
C. 官吏
D. 诗人
与杜甫《春望》中的“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相比,岳珂的诗更显生机与希望。杜甫的诗反映了战乱后的凄凉,而岳珂则表现了农业兴盛、社会和谐的美好愿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