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秋斋杂赋五首 其一

《秋斋杂赋五首 其一》

时间: 2025-04-27 05:21:39

诗句

刘表知先主,怀王识沛公。

未闻收夏口,先已入关中。

今古车书异,兴衰历数同。

方惊鸡作凤,当信鹜非鸿。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5:21:39

原文展示:

秋斋杂赋五首 其一
刘表知先主,怀王识沛公。
未闻收夏口,先已入关中。
今古车书异,兴衰历数同。
方惊鸡作凤,当信鹜非鸿。

白话文翻译:

刘表对先主刘备是有了解的,怀王也识得沛公刘邦。
虽然未曾听说收复夏口,但他们早已进入关中。
如今古今的车马书籍是不同的,但兴衰的历程却是相同的。
正当惊叹鸡能变成凤凰时,应该相信雁和鸭是不同的。

注释:

字词注释:

  • 刘表:东汉末年荆州的割据势力,先主即刘备。
  • 怀王:指的是楚怀王,历史上较为知名的王。
  • 沛公:刘邦的封号。
  • 夏口:地名,指的是长江和汉水交汇处。
  • 关中:指的是秦岭以北的地区,后成为重要的政治、经济中心。
  • 鸡作凤:比喻平凡的事物化为非凡的事物。
  • 鹜非鸿:意指不同的鸟类,用以比喻不同的事物。

典故解析:

  • 诗中提到的刘备、刘邦等历史人物,暗示了彼时的权力斗争和历史背景。
  • “鸡作凤”与“鹜非鸿”两典故,分别表现出对平凡与非凡的思考,以及对事物本质的认知。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杨基,明代诗人,字用宾,号田斋,生于明代中期,主要以诗词著称。他的作品多关注历史与现实,风格清新而富有哲理。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明代,正值社会动荡、政治变迁时期,诗人通过历史人物的比较,反映了对权力与历史的思考,以及对现实的感慨。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历史人物的深入观察,展现了诗人对历史兴衰的独特见解。开头提到的刘表与怀王,既是对历史的追溯,也暗示了当时政治斗争的复杂性。诗中“未闻收夏口,先已入关中”的表达,折射出对历史变迁的无奈与感慨,生动地展现了历史的不可预知性。

而“今古车书异,兴衰历数同”则让人深思,尽管时代变迁,文化形式各异,但人类社会的兴衰更迭却是相似的,这种哲理让人感受到一种历史的沉重感与宿命论。

末尾的“方惊鸡作凤,当信鹜非鸿”,则通过比喻手法,表达了对事物本质的理解和对虚假繁荣的警惕。整体而言,诗歌在古今对比中传达出一种深邃的历史观,令人反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刘表知先主:刘表对刘备的了解,暗示两者的历史关系。
  2. 怀王识沛公:怀王对刘邦的识别,进一步强调历史人物的相互关系。
  3. 未闻收夏口:虽然未听闻收复夏口的消息,反映历史的复杂性。
  4. 先已入关中:已然插入关中,显示历史进程的不可逆转。
  5. 今古车书异:古今文化形式不同,反映时代的变迁。
  6. 兴衰历数同:兴衰历程的相似性,揭示历史的规律。
  7. 方惊鸡作凤:比喻意外的美好结果,反映对突变的惊讶。
  8. 当信鹜非鸿:警惕表面繁荣的虚假,强调真实与虚假的区别。

修辞手法:

  • 比喻:“鸡作凤”用以形容突如其来的变化,具有鲜明的形象感。
  • 对仗:如“今古”与“兴衰”形成对称,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历史人物的对比,探讨了历史的规律与人类命运的交织,传达出对历史的思考和对现实的警醒。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刘表、怀王、沛公:历史人物,象征权力与变迁。
  • 鸡、凤、鹜、鸿:鸟类的比喻,象征事物的平凡与非凡。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刘表与怀王的关系是?

    • A) 朋友
    • B) 对手
    • C) 彼此了解
    • D) 无关
  2. “鸡作凤”用来比喻什么?

    • A) 意外的成功
    • B) 失败
    • C) 平凡的事物
    • D) 高贵的血统

答案:

  1. C
  2.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江花月夜》by 张若虚
  • 《登鹳雀楼》by 王之涣

诗词对比:

  • 与李白的《将进酒》对比,虽同为历史背景,但李白更注重个体的豪情壮志,而杨基则侧重历史的沉重与思考。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明代诗词选》
  • 《中国古代文学史》
  • 《杨基集》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儒富庄 儒富庄 求纸衾 秦人洞 乞醯 觅茶 绝粒偶书二首 绝粒偶书二首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長字旁的字 鸾鹄停峙 金字旁的字 倒八字的字 不登大雅之堂 豸字旁的字 锦肆 亘古不灭 妍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肀字旁的字 士开头的成语 烟光 包含钱的成语 言出祸随 攀龙托凤 踪由 蛮畿 甲第连云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