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04:37:2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04:37:21
鹧鸪天(禁烟)
作者:韩淲 〔宋代〕
烟禁荒荒雨湿云。
近郊争出满城人。
儿童藉草几成市,
杯酒沾花不觉村。
身又老,眼增明。
回头一任是红尘。
山中谁信无寒食,
涧上何如且采苹。
烟禁的日子里,荒凉的天气和湿润的云层交织在一起。近郊的人们纷纷涌出,街市上人头攒动。儿童在草地上玩耍,似乎形成了一个小市场;人们在酒杯中洒落花瓣,忘却了村庄的宁静。我年华已老,却愈发看得清楚。回过头来,任凭繁华红尘随意流转。山中谁能相信如今没有寒食节,涧上又何妨去采摘水苹。
作者介绍:
韩淲,字子云,号月溪,宋代诗人,精于词曲,擅长抒情诗。他的作品常常融合自然景观与人情世态,风格清新自然。
创作背景:
本诗创作于宋代,正值禁烟政策实施之际,反映了社会对吸烟行为的禁忌和禁烟带来的生活变化。诗中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人们在禁烟政策下的生活状态与心理感受。
本诗以“烟禁”为起点,开篇即描绘了因禁烟而引发的荒凉景象,细腻地刻画了当时人们的生活状态。诗中“近郊争出满城人”一语,生动展现了人们在禁烟后向外寻求新生活的热切心态。儿童在草地上玩耍,似乎形成了一个小市场,这一细节展示了在禁烟的背景下,生活依然在继续,孩童的纯真与乐趣是社会中不可磨灭的部分。
“身又老,眼增明”一句,则表达了作者对人生的感悟,虽然岁月已逝,但随着年龄的增长,反而愈发清晰地看到了生活的本质与无常。最后的“山中谁信无寒食,涧上何如且采苹”则带有一种淡淡的乡愁与对自然的向往,抒发了对田园生活的渴望与思考,提醒人们在世俗的纷扰中不忘初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全诗通过禁烟政策引发的生活变化,表达了对人性、自然和传统文化的思考,反映了人在困境中的坚持与向往。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烟禁”指的是什么?
“儿童藉草几成市”中儿童的活动是什么?
诗人对“红尘”的态度是?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对比韩淲的《鹧鸪天(禁烟)》与杜甫的《春望》,两者都在不同的历史背景下抒发对生活的思考。韩淲的诗较为轻松,着重表现个人生活的细微感受;而杜甫则在国家动荡中,表现出一种沉重的忧国之情,反映了社会的复杂性与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