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5:30:5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5:30:58
再至凌风亭
作者: 韩元吉 〔宋代〕
目尽西山落照边,
危亭风景故依然。
重来身忝二千石,
老去心惊十九年。
种柳已高丹槛外,
栽花犹占绿窗前。
不堪素发纷垂领,
还愧青春令尹贤。
在西山落日的余辉下,我尽情地眺望,
那危亭的风景依旧如昔。
再次来到这里,自己的身份却是两千石的官职,
年老后,心中不免感慨已过了十九年。
种下的柳树已在丹色栏杆外高耸,
栽种的花儿仍在绿色窗前盛开。
不忍看那白发纷纷垂落衣领,
更感到愧疚,青春时的贤人令尹已不再。
作者介绍:韩元吉,字公辅,号静庵,宋代著名诗人,擅长山水诗及咏怀诗,作品多表达对自然的热爱与人生的感悟。
创作背景:本诗写于作者重访凌风亭之际,感受到时光流逝与自身变化的感慨,表达了对青春的怀念与对生命短暂的思考。
《再至凌风亭》是一首抒怀诗,通过对自然风景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人生的深刻思考。诗的开头以“目尽西山落照边”引入,画面感极强,夕阳映照下的西山,给人一种惆怅的美感。接着,作者回忆起小时候在亭中游玩的情景,时光仿佛在这一刻静止,然而这份宁静又被“老去心惊十九年”的感慨打破。诗人通过对环境的细腻观察,展现了生命的无常与时光的流逝。
“种柳已高丹槛外,栽花犹占绿窗前”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柳树和花朵的生长象征着生命的延续,而作者的白发则是对生命短暂的无奈和对青春的怀念。最后一句“不堪素发纷垂领,还愧青春令尹贤”情感真挚,表达了作者对过往青春的惋惜,以及对老年身份的无奈。整首诗通过自然与人生的对比,展现了作者内心的复杂情绪,既有对美好时光的怀念,又有对现状的沉思。
诗歌通过对自然风光的描写,表达了对生命短暂及青春易逝的感慨,展现了诗人对过往的怀念与对现实的深思,反映出一种对人生无常的哲学思考。
诗中提到的“丹槛”指的是什么?
韩元吉在诗中感叹了多少年的光阴?
诗中“素发”是指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