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鳲鸠

《鳲鸠》

时间: 2025-07-27 08:04:55

诗句

鳲鸠在桑,其子七兮。

淑人君子,其仪一兮。

其仪一兮,心如结兮。

鳲鸠在桑,其子在梅。

淑人君子,其带伊丝。

其带伊丝,其弁伊骐。

鳲鸠在桑,其子在棘。

淑人君子,其仪不忒。

其仪不忒,正是四国。

鳲鸠在桑,其子在榛。

淑人君子,正是国人,正是国人。

胡不万年?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27 08:04:55

原文展示:

《鳲鸠》
鳲鸠在桑,其子七兮。
淑人君子,其仪一兮。
其仪一兮,心如结兮。
鳲鸠在桑,其子在梅。
淑人君子,其带伊丝。
其带伊丝,其弁伊骐。
鳲鸠在桑,其子在棘。
淑人君子,其仪不忒。
其仪不忒,正是四国。
鳲鸠在桑,其子在榛。
淑人君子,正是国人,正是国人。
胡不万年?

白话文翻译:

在桑树上鸣叫的鸣鸠,牠的幼鸟有七只。
淑人君子,他的仪态是如此的端庄。
他的仪态如此,心中却仿佛结了心结。
在桑树上的鸣鸠,牠的幼鸟在梅树上。
淑人君子,他的腰带是用丝绸制成的。
他的腰带用丝绸制成,帽子也用骐骥毛做的。
在桑树上的鸣鸠,牠的幼鸟在荆棘中。
淑人君子,他的仪态没有错。
他的仪态没有错,正是四方国君。
在桑树上的鸣鸠,牠的幼鸟在榛树中。
淑人君子,正是我们的国人,正是我们的国人。
为何不长久万年?

注释:

  • 鳲鸠:一种鸟,古时常用以象征美好、和谐的生活。
  • 淑人君子:指品德高尚的人,有道德修养的君子。
  • :指仪态、仪表,表现出人的外在修养。
  • 伊丝、伊骐:古代的丝绸和毛发,象征高贵和华美的装饰。
  • 不忒:不差错,表示正确无误。
  • 四国:指四方的国家,象征广泛的影响力。
  • 胡不万年:为何不能长久存续,表达了一种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希望。

诗词背景:

  • 作者介绍:此诗的作者为佚名,属于先秦时期的作品,时代特征明显。
  • 创作背景:该诗创作于先秦,社会动荡,国家分裂,但人们仍向往和谐美好的生活,表达对理想君子的追求。

诗歌鉴赏:

《鳲鸠》是一首描写理想人品和社会和谐的古诗。诗中以鸣鸠为引子,象征着美好与和谐,反复提及“淑人君子”的仪态,表达了对德行高尚之人的景仰与赞美。诗中的意象丰富,桑树、梅树、荆棘和榛树等自然景物,不仅构成了生动的画面,也传达出一种生命的脆弱与美好并存的哲理。

诗人使用了对仗和重复的修辞手法,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和节奏感,使整个诗篇更具音乐性,易于传颂。反复提及的“淑人君子”不仅是一种理想的道德标杆,更是对社会风气的期许与展望。结尾“胡不万年?”引发读者对美好生活长存的思考,既是对理想的追求,也是一种对现实的反思与呼唤。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鳲鸠在桑,其子七兮:鸣鸠在桑树上,代表着一种安宁的生活,七只幼鸟象征着繁衍生息的美好。
  2. 淑人君子,其仪一兮:描绘淑人君子端庄的仪态,体现出理想社会的高尚品德。
  3. 其仪一兮,心如结兮:虽然外表端庄,内心却可能有困扰,反映出人性复杂的一面。
  4. 鳲鸠在桑,其子在梅:鸣鸠依然在安稳的环境中,而幼鸟在梅树间,显示出和谐共生的状态。
  5. 淑人君子,其带伊丝:君子的装束华丽,象征着外在的修养与内在的品德。
  6. 其仪伊丝,其弁伊骐:强调君子的外表与内涵,体现出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7. 鳲鸠在桑,其子在棘:虽然环境依旧美好,但幼鸟在荆棘中,也暗示了生活的不易。
  8. 淑人君子,其仪不忒:君子的仪表和品德是没有差错的,彰显出理想的清晰。
  9. 其仪不忒,正是四国:强调君子的品德在四方国家中都是认可的。
  10. 鳲鸠在桑,其子在榛:再次提及鸣鸠和幼鸟,强化了对理想生活的渴望。
  11. 淑人君子,正是国人:表现出对本国人的认同感与自豪感。
  12. 胡不万年?:表达了对理想社会长存的向往与对美好未来的期待。

修辞手法:

诗中运用了对仗、排比等修辞手法,增强了诗句的韵律感,同时通过反复的修辞强化了主题思想。鸣鸠作为象征物,贯穿全诗,使得整体结构紧凑而富有层次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核心思想是对理想君子的追求和对和谐美好生活的向往,表现出一种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和对未来的希望。

意象分析:

  • 鳲鸠:象征和谐、美好生活的象征。
  • :象征着生活的安定和繁荣。
  • 梅、棘、榛:体现出生活中美好与艰难的对比,暗示了人生的复杂性。
  • 淑人君子:理想人格的象征,代表着高尚的道德标准。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鳲鸠在桑,牠的幼鸟有多少只?
    A. 五只
    B. 七只
    C. 九只

  2. “淑人君子”的仪态如何?
    A. 端庄
    B. 随意
    C. 粗鲁

  3. 诗中提到的“胡不万年?”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理想生活的希望
    B. 对现实的无奈
    C. 对过去的怀念

答案:

  1. B
  2. A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国风·周南·关关雎鸠》:同样以鸠鸟作为象征,表达对美好爱情的向往。
  • 《楚辞·离骚》:展现对理想社会的追求和对自我价值的探寻。

诗词对比:

  • 《鳲鸠》 vs. 《关关雎鸠》:两首诗都以鸠鸟为象征,前者集中于理想君子的描绘和社会和谐,后者则更侧重于爱情的美好与纯真。通过对比,可以看出古人对美好生活的共同向往与不同侧重的表达方式。

参考资料:

  • 《中国古代诗词选读》
  • 《诗经》及其解读
  • 《先秦诗歌研究》

相关诗句

相关查询

同临漳纪明府孤雁 晚渡渭桥寄示京邑游好 赠许左丞从驾万年宫 山林休日曰家 山汪休沐夏日山庄 初夏且幽庄 还赴蜀中贻示京虽游好 绵州官池赠别同赋湾字 送郑司仓人蜀 至陈仓晓晴望京虽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用字旁的字 离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诚惶诚恐 包含椁的词语有哪些 白字旁的字 股分 辰字旁的字 掷果盈车 宽怀大度 币余 唯我独尊 分肌劈理 高门大屋 耒字旁的字 禾字旁的字 包含扉的词语有哪些 驽马恋栈 以酒解酲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