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5:35:4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5:35:46
采桑子·宝钗楼上妆梳晚
作者: 陆游 〔宋代〕
宝钗楼上妆梳晚,
懒上秋千。
闲拨沈烟。
金缕衣宽睡髻偏。
鳞鸿不寄辽东信,
又是经年。
弹泪花前。
愁入春见十四弦。
在宝钗楼上,夜晚我正修妆打扮,
懒得去秋千上玩。
闲暇时拨弄着烟雾缭绕。
金缕衣裳宽松,发髻歪斜。
那飞鸿不再寄来辽东的信,
又是一年过去了。
在花前弹奏着泪水,
愁绪在春天的十四弦中显露无遗。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晚号鹤汀洲。南宋著名诗人、词人、散文家,生于浙江绍兴。他的诗歌风格清新俊逸,情感真挚,常以个人经历和国家情怀为题材。他对历史和现实的关心,使他的作品中充满了忧国忧民的情怀。
《采桑子·宝钗楼上妆梳晚》写于陆游晚年,表达了他对往事的追忆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作品中混合了个人情感与时代背景,反映了作者对生活的思考。
这首词以细腻的描写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陆游的内心世界。开篇的“宝钗楼上妆梳晚”,描绘了一个宁静的夜晚,女性在楼上独自打扮,给人一种孤独而又优雅的感觉。接着“懒上秋千”,更是显示了她的懒散与无奈,似乎不再有游玩的心情。随着词句的推进,沉烟的闲拨暗示着一种淡淡的忧愁,时间的流逝在这里显得格外沉重。
“金缕衣宽睡髻偏”,展现了她生活的富贵,却同时也流露出一种不羁与随意,这种矛盾的心理反映了陆游对生活的复杂感受。词中“鳞鸿不寄辽东信”,则引出了思念之情,鸿雁的无信寄托了对远方的惦念,时间的流逝愈加显得无情。
最后,“愁入春见十四弦”将整首词的情感推向高潮,愁苦与春天的美丽形成鲜明对比,象征着人们在繁华背后的无奈与孤独。整首词不仅表现了个人情感,更深刻地揭示了人生的无常和对美好过往的追忆。
整首诗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对往事的追忆以及对孤独的反思,情感深邃而真挚。
诗中提到的“宝钗楼”主要象征什么?
A. 美丽的生活
B. 乡愁
C. 贫困
“鳞鸿不寄辽东信”中,鳞鸿指的是什么?
A. 一种鸟类
B. 书信
C. 朋友
诗中表达的情感基调是什么?
A. 快乐
B. 哀伤
C. 兴奋
与陆游的《采桑子》相比,李清照的词更侧重于女性的内心世界,强调情感的细腻与复杂,而陆游则更多地融入了历史与社会的思考,情感基调也更为沉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