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6:30:5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6:30:56
便风经雁汊宿荻港是日舟行四百里三首
岳珂 〔宋代〕
瞬息四百里,经行三十年。
此时真缩地,当日信梯天。
岸过人回首,山浮浪驾肩。
望尘何足羡,御寇正泠然。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舟行四百里时的感受。他感叹时间的流逝与空间的缩短,仿佛只需一瞬便可行遍四百里。过去的三十年似乎在此刻变得短暂而无足轻重。诗人回望岸边,看到人们的身影在回首,山峰似在浪涛中浮动,给人一种动感的印象。最后,诗人表达了对尘世的释然与不羡慕,内心却是面对外敌的冷静与坚毅。
岳珂(生卒年不详),字子韬,号静庵,宋代诗人,擅长诗文,风格清新自然,常以行旅中的见闻为题材,表达对自然与人生的感悟。
这首诗作于诗人舟行时,正值其人生的某个阶段,可能是在思考时间与空间的关系,反映出他对生活的深刻洞察与感慨。
这首诗通过简练的语言和生动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旅行和时光的思考。诗的开头以“瞬息四百里”引入,迅速抓住读者的注意力,表达了时间的流逝与空间的压缩。接着,诗人用“三十年”来对比现实与过去,突出了岁月的无情与人生的短暂。对于岸边人们的回首,诗人不仅描述了景象,更传达了对过往的思考与感慨。最后一句“御寇正泠然”则将全诗的情感推向高潮,表达了在面对外敌时的冷静与理智,显示了诗人内心的坚定与不屈。
整首诗反映了诗人对时间、空间的思考,以及对人生哲学的感悟。诗人以旅行的视角,揭示了人生的短暂和对外部世界的冷静态度,展现了一种超脱与坚韧的精神。
“瞬息四百里”中“瞬息”指的是什么?
诗中“岸过人回首”是指什么?
“望尘何足羡”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
答案:1.A 2.B 3.B
与李白的《将进酒》对比,岳珂更注重内心的哲学思考,而李白则表现出豪放与洒脱。两者在表达方式上各具特色,反映了不同的时代背景与个人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