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3:54:5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3:54:56
夜半军书尚帛铃,想应欹枕梦难成。
新凉颇复欺长夏,旧事何妨阅短檠。
人说文衡真有托,公於诗卷若为评。
复襄遗迹今如许,试考当时六万兵。
在夜深人静时,军书的铃声依然回响,不禁想起自己在枕头上侧卧,梦境难以成真。新来的凉意很快就欺骗了炎热的夏季,旧日的事情何妨在短短的烛光下再度回顾。人们说文衡(指汉代的文学评论家)确实有托孤之愿,那公正的评判在诗卷中又该如何呢?复襄(指复襄之役)的遗迹如今依然存在,试想当年是怎样的六万大军。
作者介绍:岳珂(生卒年不详),字元甫,号临川,宋代诗人,擅长诗词和散文,尤其以律诗闻名。其作品多反映社会现实与个人情感,风格婉约。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宋代,正值国家动荡时期,战争频繁。作者通过回顾历史事件,表达对往事的追忆和对现实的思考。
这首诗通过叙述个人在夜深时分的思考,展现了对历史与现实的深刻反思。开头两句通过军书与梦境的对比,表达了作者在动荡时代的无奈与焦虑,尽管夜色深沉,心中却仍有许多不安的念头。在新凉的季节里,作者感受到的不仅是气候的变化,还有对往昔的怀念。短檠的烛光象征着微弱的希望,暗示着对历史的回顾并非无用,反而能为当下提供启示。
中间部分提到的“文衡”与诗卷的评判,反映了对文学批评标准的关注,提醒人们在文学创作中应保持公正与真实。最后提到的“复襄遗迹”,则通过历史的沉淀,强调了在战斗中所积累的经验与教训,呼唤人们对历史的重视。
整首诗在意境上由静转动,由内心的思索延伸到历史的宽广,展现出作者的深邃思考与对社会的关注。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反映了对历史的追忆和对现实的思考,强调在动荡的时代,文学与历史的价值与意义。诗人通过个人情感与历史事件的结合,引导读者反思当下,珍视过去。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军书”指的是什么?
“新凉颇复欺长夏”中的“欺”字在这里表示什么?
诗中提到的“复襄遗迹”是指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