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此君室

《此君室》

时间: 2025-04-26 04:08:35

诗句

亭亭几长身,斯可谓之土。

以我为隐乎,指以二三子。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4:08:35

原文展示:

此君室
作者: 方岳 〔宋代〕

亭亭几长身,斯可谓之土。
以我为隐乎,指以二三子。

白话文翻译:

这位君子挺拔的身姿,真可称得上是大地的化身。
我是否可以隐居于此呢?举手指着你们几个。

注释:

  • 亭亭:形容高大而直立的样子。
  • 几长身:问身高多少,意指其身姿。
  • :在此指代大地,象征自然与归属。
  • 隐乎:隐居于此,表示想要远离世俗。
  • 指以二三子:用手指向你们几个,可能是针对朋友或弟子。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方岳,字子华,号云溪,宋代著名诗人、道士。他的诗歌多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以及隐逸的生活态度,风格清新脱俗。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方岳的隐居生活,反映了他对归隐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大自然的崇敬。在当时士人追求隐逸的风潮中,诗人通过此诗表达了对理想生活的思考与向往。

诗歌鉴赏:

《此君室》是一首富有哲理的古诗,展示了诗人方岳对自然与人生态度的思考。诗中“亭亭几长身”写出君子的挺拔形象,隐喻着一种理想化的人格。接下来的“斯可谓之土”,则将这种人格上升到一种自然的层面,表达诗人对大自然的崇拜之情。

整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朴素的意象构建出一种淡泊宁静的气氛。诗人以“我”为主语,表现出一种自我反思的态度,渴望在自然中找到属于自己的位置。尤其是“以我为隐乎”的提问,更是显现了他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以及对人生意义的深刻思考。

诗中的意象表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同时也传达出一种超脱世俗的情怀,令人感受到诗人内心的宁静与自得。诗的情感深邃而悠远,给人以无限的遐想空间。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亭亭几长身”:描绘出君子高挑的身材,象征着高尚的品德。
    • “斯可谓之土”:将这种人格与大地相提并论,强调其扎根自然。
    • “以我为隐乎”:自我反思,表达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 “指以二三子”:指向几位朋友或弟子,展现出一种亲切感。
  •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君子的形象比作大地,表现出其崇高的精神追求。
    • 排比:通过并列构造出一种和谐的意境,增强了诗的节奏感。
  • 主题思想

    • 诗歌表达了对自然的敬畏与向往,以及对隐逸生活的渴望,反映出一种超然的生活态度。

意象分析:

  • 亭亭:象征高洁的品德与人格。
  • :代表自然、归属与生命的根基。
  • :隐居,象征着对世俗的超脱。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亭亭几长身”中的“亭亭”指的是什么? A. 矮小
    B. 高大
    C. 丑陋
    D. 弯曲

  2. 诗人通过“以我为隐乎”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名利的追求
    B. 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C. 对世俗的依恋
    D. 对朋友的感激

答案

  1. B
  2.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陶渊明的《归园田居》
  • 王维的《山居秋暝》

诗词对比: 与陶渊明的《归园田居》相比,方岳的《此君室》更具个人色彩,陶渊明更强调对田园生活的描绘,而方岳则通过对君子的描写表现出对人格理想的追求。

参考资料:

  • 《宋诗鉴赏辞典》
  • 《古诗词鉴赏入门》
  • 《方岳诗文集》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山行 夜饮呈叶司户 其一 暂住新市行次谢村二首 其二 园中杂书四首 稍负 白头翁鸟 秋风 至华藏寺先呈琏长老 春分后一日山堂述事 其二 池边二绝 其一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靑字旁的字 青门种瓜 包含完的成语 媚笑 巾字旁的字 犬字旁的字 击筑悲歌 以退为进 虎字头的字 欠字旁的字 高棱 蚕绩蟹匡 闷嘴葫芦 雨屏 包含领的成语 一字百炼 瓠梁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