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4:45:5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4:45:50
初入巫峡
作者:范成大 〔宋代〕
钻火巴东岸,摐金峡口船。
束江崖欲合,漱石水多漩。
卓午三竿日,中间一罅天。
伟哉神禹迹,疏凿此山川。
在巴东的东岸,火光闪烁,
船只在金色的峡口穿行。
江水在崖壁间似乎要合拢,
波涛拍打着石头,水面上漩涡旋转。
正午的阳光高悬,天空中有一缝隙,
哇,真是伟大的神禹的足迹,
他开凿了这秀美的山川。
范成大(1126年-1193年),字景仁,号梅溪,江苏常熟人,南宋诗人、词人,擅长山水田园诗,作品清新自然,富有生活气息。他的诗歌常表现对自然景色的细腻观察和深厚的感情。
《初入巫峡》是范成大在游历巫峡时创作的一首山水诗。巫峡位于重庆,是长江三峡之一,以其壮丽的自然景观而闻名。诗中描绘的是作者在峡谷中所见的壮观景象,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历史伟人的敬仰。
《初入巫峡》是一首典型的山水诗,诗人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巫峡的壮美景色。首句“钻火巴东岸”以生动的形象描绘了峡口的光景,接着“摐金峡口船”则通过声音的描写,增添了画面的动感。接下来的“束江崖欲合”不仅描绘了地理特征,更传达了一种自然力量的压迫感,而“漱石水多漩”则以细腻的笔触展示了水流与岩石的关系,赋予了景象以生命。
“卓午三竿日”点明了时间的背景,在强烈的阳光下,峡谷中的景象显得更加生动。最后两句“伟哉神禹迹,疏凿此山川”则将个人的游历与历史文化相结合,表达了对大禹治水功绩的敬仰,体现了人类与自然的和谐。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描绘,展现了巫峡的壮美风光和深厚的人文情怀。
本诗使用了比喻、对仗等修辞手法。例如,首句中的“钻火”生动形象,营造出一种热烈的气氛;“摐金”则通过声音的对仗,增强了节奏感。
整首诗通过对巫峡壮丽景色的描绘,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对历史人物的敬仰以及人类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关系。
诗中“卓午三竿日”描写的是哪个时间?
A. 早晨
B. 正午
C. 傍晚
D. 夜晚
诗中提到的“神禹”是指哪位历史人物?
A. 孔子
B. 大禹
C. 司马迁
D. 屈原
诗歌的主题主要表达了什么?
A. 对战争的思考
B. 对自然的热爱与对历史人物的敬仰
C. 对生活的烦恼
D. 对爱情的渴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