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03:40:3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3:40:36
炎精中否,叹人材委靡,都无英物。胡马长驱三犯阙,谁作长城坚壁。万国奔腾,两宫幽陷,此恨何时雪。草庐三顾,岂无高卧贤杰。天意眷我中兴,吾皇神武,踵曾孙周发。河海封疆俱效顺,狂虏何劳灰灭。翠羽南巡,叩阍无路,徒有冲冠发。孤忠耿耿,剑铓冷浸秋月。
在这炎热的时局中,我感叹人才的萎靡,真是没有英杰。胡人的马队长驱直入,三次侵犯京城,谁来筑起坚固的长城?万国都在奔腾,皇宫却深陷困境,这样的冤屈何时才能得到报复?草庐三顾,难道没有隐居的贤士吗?天意眷顾我大宋复兴,我的皇帝神武,继承了周文王的遗志。河流和海洋的边界都已经稳固,何必再畏惧外敌的侵扰?南巡的翠羽,叩门却无路可走,只有冲冠怒发。我的忠心耿耿,剑刃在秋月下冷冷闪烁。
黄中辅,字子华,号梦阮,南宋时期的词人,与陆游等人齐名。他的诗词风格豪放,常表达对国家和民族的忧国忧民之情。
本诗创作于南宋时期,正值国家动荡、外敌侵犯的历史背景下,黄中辅通过诗歌表达了对人才匮乏和国家危机的深切忧虑。
《念奴娇》是黄中辅在国家危难之际所作,通过对历史典故和现实困境的结合,展现了诗人对国家前途的关切与对人才的渴求。诗中开头提到的“炎精中否”即刻引入了紧迫的时局,紧接着对人才的叹息,显示了对士人失落的惋惜。诗人在描绘外敌胡马长驱而入时,表现出一种无奈感,长城的坚固和国家的安宁似乎已经成为过去。
紧接着,诗人提到“草庐三顾”,既是对历史的追忆,也是对现实的呼唤,展现出对贤士隐居而不出之无奈。接着,诗人转而表达对皇帝神武的信任,带有一丝希望,似乎在呼唤着国家的复兴。最后部分表达了诗人忠诚的决心,通过“孤忠耿耿”与“剑铓冷浸秋月”的对比,传达出一种孤独却坚定的英雄气概。
整首诗情感深沉而复杂,既有对现实的无奈与失望,也有对未来的希冀与期待,展现了诗人深厚的爱国情怀。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表达了在国家危难之际,诗人对人才匮乏的痛心、对历史的追忆、对未来的希望,以及对忠诚信仰的坚守。
下列哪句表达了对人才匮乏的惋惜?
A. 胡马长驱三犯阙
B. 叹人材委靡
C. 草庐三顾
D. 天意眷我中兴
“草庐三顾”指的是哪个历史人物?
A. 诸葛亮
B. 刘备
C. 曹操
D. 黄中辅
诗中提到的“翠羽南巡”象征什么?
A. 国家安宁
B. 诗人的孤独
C. 外敌入侵
D. 人才的渴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