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21:01:0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21:01:04
作者: 沈昭远 〔宋代〕
欲为袁人雪谤声。
我想为袁家的人洗刷冤屈的谣言。
在古代,家族的声誉非常重要,谣言和谤言常常会对一个家族造成很大的影响。袁家可能是当时社会中受到不公正对待的一个家族,诗人表达了想要为其洗清冤屈的愿望,体现了对正义和公道的追求。
作者介绍: 沈昭远,宋代诗人,其作品多关注社会现实,风格清新。沈昭远生于动荡时期,常以诗歌表达对社会不公的关注与反思。
创作背景: 《无讼堂诗》创作于一个充满冤屈与谣言的社会,诗人以此表达对袁家冤屈的同情与支持,体现了他对社会公正的渴望。
《无讼堂诗》以简练而有力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袁家冤屈的同情和对谣言的愤怒。诗中“欲为袁人雪谤声”一句,字字铿锵,既表现了诗人坚定的立场,也揭示了当时社会中谣言对个体和家庭的伤害。这种情感不仅是对袁家遭受的不公的愤慨,更是对整个社会现象的深刻反思。
沈昭远通过这一作品,展现了他作为诗人的社会责任感与人文关怀。诗作虽然短小,却蕴含着丰富的情感与深刻的思想,传达出对真相的追求和对正义的呼唤。诗人的情感真挚,读来令人动容,使人不禁思考在面对谣言与不公时,个人应如何发声与行动。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词测试:
诗中“袁人”指的是哪个家族?
A) 李家
B) 袁家
C) 张家
D) 孙家
“雪谤声”中的“雪”字意为:
A) 雪花
B) 洗净
C) 冷
D) 冰
诗歌主要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
A) 喜悦
B) 愤怒与同情
C) 悲伤
D) 安静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无讼堂诗》与杜甫的《兵车行》可以进行对比,前者主要关注个体的冤屈,而后者则更加宏观地描绘了战争对家庭的影响,二者均体现了诗人对社会现象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