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17:13:4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17:13:42
挽礼侍中舍朔斋刘公三首
——刘克庄
玄都观里曾联句,铁壁堂中许附名。
客舍炊粱成蝶梦,僧庐煨芋忽鸡鸣。
君贤惜不登台辅,吾耄何堪拜老更。
直待无身始无恨,有身死到恨难平。
第一首:
在玄都观中曾经吟咏联句,在铁壁堂里也曾留名。
在旅馆中煮粱米,做了一场蝶梦;在僧庐中煨芋,忽然听见鸡鸣。
你贤良却不愿登上台辅,老朽的我又怎能承受这样的拜老?
等到无身时才不会有恨,有身时死去后恨却难以平息。
作者介绍:刘克庄(1187年-1269年),字梦得,号栗洲,宋代著名词人、诗人。他的作品多涉及人生哲理、历史感悟,风格清新且富有深意。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刘克庄晚年,寄托了他对友人的怀念及对人生无常的思考。诗中提及的“君贤”应为其友人,表达了对其才华未能施展的惋惜。
这首诗以怀念的基调,结合个人的感受和哲学思考,展现了诗人对生命、友情和人生无常的深刻理解。开篇提到的“玄都观”和“铁壁堂”两个地方,象征着道教与儒家文化的交融,暗示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挣扎。诗人通过对美梦和现实的对比,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现状的无奈。
“君贤惜不登台辅”一句,蕴含了对友人的赞美及对其未能施展才华的惋惜,而“吾耄何堪拜老更”则流露出诗人对自身衰老的无奈与自嘲。最后两句则将哲学思考引向更深的层面,强调了生命与死亡、恨与无恨之间的关系,令人深思。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简练,富有哲理,使人感受到一种淡淡的忧伤与思考的深度。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反映了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对人生无常的思索,以及对友情的珍重。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玄都观”象征什么?
A. 道教文化
B. 佛教文化
C. 儒家文化
答案:A
“君贤惜不登台辅”中“君贤”指的是谁?
A. 诗人
B. 友人
C. 自己
答案:B
“直待无身始无恨”这句表达了什么观点?
A. 生命重要
B. 无恨在于无身
C. 友情珍贵
答案:B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李白的《将进酒》相比,刘克庄的诗更多表现出对人生无常的感悟,而李白则更强调豪放与对生命的积极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