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石竺山二十咏

《石竺山二十咏》

时间: 2025-05-01 05:05:36

诗句

吾脚今无力,安能跪鞠躬。

北瞻韩吏部,南仰狄梁公。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5:05:36

原文展示:

吾脚今无力,安能跪鞠躬。
北瞻韩吏部,南仰狄梁公。

白话文翻译:

我如今腿脚无力,怎么能跪下鞠躬呢?
向北仰望韩吏部,向南仰望狄梁公。

注释:

  • :我,第一人称代词。
  • 脚今无力:如今我的腿脚无力,形容身体虚弱。
  • 安能:怎么能,表示能力的否定。
  • 跪鞠躬:跪下行礼,表示尊敬或恭敬。
  • 北瞻:向北仰望,表示对某人的敬仰。
  • 韩吏部:指韩愈,唐代著名文学家,官职为吏部尚书。
  • 南仰:向南仰望。
  • 狄梁公:指狄仁杰,唐代著名的政治家与侦探。

典故解析:

  • 韩愈:唐代文学家,主张古文运动,被视为古文的代表人物之一。他以刚直不阿而著称,常被后人推崇。
  • 狄仁杰:唐代著名的政治家,以智勇双全著称,后世常将他与破案、侦探联系在一起,文学作品中常出现其形象。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克庄,字梦阮,号天池,宋代诗人,与陆游等人齐名。他的诗歌多反映士人的志向与情怀,讲求气节和理想。

创作背景:

《石竺山二十咏》创作于南宋时期,正值金元战争背景下,诗人以山水为题,抒发自己的胸怀和志趣,反映了当时社会的不安与个人的无奈。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简单的语言传达了诗人对身体虚弱和志向不逢的感慨。诗的开头“吾脚今无力”直接表达了诗人当下的状态,强调了身体的无力感。在古代,跪下鞠躬是一种极为尊重的行为,诗人在这里用“安能”一词,表达了他因身体虚弱而无法完成这一礼节的无奈与遗憾。接着,诗人向北仰望韩愈,向南仰望狄仁杰,展现了他对古代伟人的崇敬与向往,反映了他内心的理想与追求。整首诗在情感上显得既沉重又充满敬意,显示了诗人对历史人物的敬仰与自身处境的无奈,折射出对理想与现实的深刻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吾脚今无力:表达诗人身体的虚弱。
  2. 安能跪鞠躬:强调因身体原因无法行礼,反映心态的无奈。
  3. 北瞻韩吏部:北方的韩愈是诗人心中的榜样,仰望其风采。
  4. 南仰狄梁公:南方的狄仁杰同样是尊敬的对象,象征着智慧与正义。

修辞手法:

  • 对仗:诗中“北瞻”和“南仰”形成对仗,增强了语言的美感。
  • 排比:使用“吾脚今无力”“安能跪鞠躬”,形成排比句式,强调情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身体虚弱的无奈和对历史人物的仰望,表现了诗人理想与现实的冲突,以及对传统文化的敬仰之情。诗人虽无力行礼,但内心的崇敬之情丝毫未减。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身体的力量与行动能力。
  • 跪鞠躬:象征对他人的尊重与敬仰。
  • 北和南:方向象征,代表不同的文化和思想源流。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人因为什么原因无法跪下行礼? A. 身体虚弱
    B. 忘记了
    C. 不想行礼
    D. 没有时间

  2. “北瞻”指的是哪位历史人物?
    A. 李白
    B. 杜甫
    C. 韩愈
    D. 白居易

答案:

  1. A
  2.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陆游的《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二首》
  • 杜甫的《春望》

诗词对比:

与陆游的《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二首》相比,刘克庄更侧重于表达个人的无奈与对古人精神的追求,而陆游则更多地体现了对家国时局的关切与忧虑。

参考资料:

  • 《宋诗选》
  • 《中国古典文学史》
  • 《诗经与唐诗》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奉和魏仆射秋日还乡有怀之作 晓发兴州入陈平路 扈从温泉同紫微黄门群公泛渭川得齐字 春晚紫微省直寄内 奉和圣制至长春宫登楼望稼穑之作 奉和圣制途次旧居应制 人日重宴大明宫恩赐彩缕人胜应制 九月九日望蜀台 奉和七夕宴两仪殿应制 郊庙歌辞。祭汾阴乐章。寿和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匸字旁的字 牙字旁的字 反文旁的字 纻衣 入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柳腰莲脸 FAX 圉门 草字头的字 登堂入室 打着灯笼没处寻 走头没路 一子失着,满盘皆输 星亡 臣字旁的字 马尔代夫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