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7:52:1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7:52:10
丁亥岁除前二日书事
作者: 戴表元 〔宋代〕
索索寒搜客,沉沉雨洗年。
残林生猎迹,归鸟避窑烟。
节物杯浆外,溪山鬓影前。
行藏都未定,笔砚底能捐。
寒风呼啸,似乎在搜寻客人的踪影;
沉沉的雨水洗净了过去的一年。
残存的树林留下了猎人的足迹,
归来的鸟儿躲避着烟雾弥漫的窑口。
节令更替,杯中酒水之外,
溪山的影子映在我的鬓发之前。
我行踪未定,何以抛弃手中的笔砚。
作者介绍
戴表元,字子言,号敬斋,宋代著名诗人,擅长诗词与文学创作。他的诗歌多描绘自然风光和抒发个人情感,风格清新自然,常以细腻的笔触表现内心的情感和对自然的观察。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丁亥年岁末,作者在寒冷的冬季中感受到岁月的流逝和年终的沉重。诗中通过描绘自然景象,表达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和内心的迷茫。
这首诗以“寒风”和“雨水”开篇,营造出一种冷清的氛围,象征着年末的萧瑟与孤寂。首句“索索寒搜客”通过拟人化的手法,赋予寒风以生命,仿佛在寻找失去的客人,表现了诗人对逝去时光的追忆和对未来的迷惘。接着“沉沉雨洗年”则进一步加深了这种沉重感,雨水的洗涤不仅是自然现象,更是对过去一年的反思与洗净。
“残林生猎迹”一语,描绘了冬季的荒凉,残留的猎迹仿佛在提醒人们岁月的无情与生命的脆弱。同时,归鸟在烟雾中避难,象征着人们在生活中寻找归属与安宁。
最后两句“行藏都未定,笔砚底能捐”,在时间的角度下,诗人对自己未来的迷惑与不安显露无遗。手中的笔砚象征着他的创作与思想,他在面对人生的选择时,似乎倍感无力。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刻的反思,展现了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象的紧密结合,充分体现出宋代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洞察。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严寒冬季的自然景象,表达了诗人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对生命脆弱的思考以及对未来迷惘的情感,体现了宋代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洞察和感悟。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索索寒搜客”描绘的是哪种自然现象?
A. 寒风
B. 雨水
C. 雪花
D. 太阳
“沉沉雨洗年”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A. 快乐
B. 沉重
C. 忧伤
D. 愤怒
“行藏都未定”意指?
A. 有明确目标
B. 对未来感到迷茫
C. 生活很稳定
D. 已经决定返回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比较戴表元的《丁亥岁除前二日书事》和李白的《将进酒》,两者都表现了对时间的思考,但李白更多的是豪情壮志,而戴表元则更显得沉思内省。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