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21:50:4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21:50:44
东坡竹石
坡翁北归留戏笔,
数竹离奇生磈石。
世如有凤必先知,
碌碌凡禽谁得识。
风不声兮月不影,
山僧笑我移枯瘠。
岭耻每苦烟瘴深,
烟瘴何曾祸忠直。
天使无垢来此邦,
要与坡翁发真迹。
大书特书等傲岸,
方寸一虚隘八极。
何年移植蓬莱宫,
清风逼人寒半壁。
枝可磨,叶可摘,
石上根,祗如昔。
坡翁北归时留下的玩笔,几株竹子在磕磕绊绊的石头上奇异生长。若世间有凤凰降临,必然先知晓,而平凡的鸟儿又有谁能识得呢?风无声,月无影,山中的僧人笑我把枯瘠的地方移植。岭上耻辱常常遭受烟瘴的侵扰,那烟瘴又何曾危害忠直之人?天上无垢之神来到这里,想与坡翁一起发掘真迹。大书特书的傲岸姿态,心灵一方虚空狭窄于八极之内。何年能将其移植到蓬莱宫,清风逼人,寒意袭来半壁之上。枝条可以磨,叶子可以摘,石上的根依然如昔日。
作者介绍:刘黻,宋代诗人,以其清新自然的风格和对自然的深刻观察而闻名。他的诗歌常常表达对自然的热爱与哲理的思考。
创作背景:这首诗创作于一个充满思考的时期,诗人通过对竹石的描绘,表达了自己在生活中的感悟和对理想的追求。诗中反映出对时代变迁的思索以及对忠诚信仰的坚守。
《东坡竹石》以竹石为意象,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理想的追求。整首诗通过描绘竹子在石头上生长的奇特情景,反映出诗人对苏东坡的怀念与崇敬。诗中提到的“世如有凤必先知,碌碌凡禽谁得识”,不仅表达了对才华横溢之人的认可,也暗示了平凡与非凡之间的界限。诗人在描写自然景色的同时,传达出一种对人生的哲思,强调心灵的自由与追求的理想。
诗中“风不声兮月不影”描绘出一种宁静的氛围,令人感受到诗人的淡泊与从容,而“岭耻每苦烟瘴深”则体现出对环境的反思和对忠直之人的赞美。整首诗充满了对理想的追求和对现实的思考,使人感受到一种超越世俗的精神境界。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诗歌通过对自然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理想境界的追求,强调忠直之人的价值以及对生活的深刻思考。
诗词测试:
选择题:
下列哪一句描述了诗人对苏东坡的怀念?
A. “数竹离奇生磈石”
B. “坡翁北归留戏笔”
C. “清风逼人寒半壁”
答案:B
填空题:
诗中提到“风不声,月不影”,这句话主要表现了诗人的__情怀。
答案:宁静
判断题:
诗人通过竹石的象征表达了对平凡与非凡的思考。 (对/错)
答案:对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