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23:46:1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23:46:14
不贤那得似长城,偶向潢池盗弄兵。
静沼何妨无事饮,幽寻聊记所居名。
千山倒影湖新复,两洞潜珍景旋生。
纪事还须武陵笔,亭成唯拟看题荣。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长城那样的不凡之处的钦佩,自己却不敢妄自言高。偶尔来到潢池边,玩弄一些兵器。静静的湖泊,何妨我在此无事饮酒,幽静的地方,不妨记录一下我所居住的名字。千山的倒影映在湖面上,新的景象在这里生生不息。要记下这些事情,还得借助武陵的笔,亭子建成后,唯有拟定题目来显现它的荣光。
张维是明代的诗人,生活在一个文人辈出的时代,他的作品深受古典诗词的影响,常常表现出对自然美的向往和对人文情怀的追求。
在明代,文人常常游山玩水,借景抒情,张维的这首诗可能是他在某次游览潢池时的感悟,表达了他对自然的热爱和对自身境遇的自省。
这首诗通过描绘潢池的静谧景象,表达了诗人的内心感受。开篇的“不贤那得似长城”展现了诗人对伟大事物的敬仰与自谦,接着描绘了潢池的宁静与美好,诗人似乎在此找到了内心的平静。静沼中的饮酒,虽然是无事的闲适,却蕴含着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思考。千山倒影的景象,给人以无尽的遐想,仿佛时间在此凝固,景象在此生生不息。最后,诗人用“武陵笔”强调了对美好事物记录的愿望,展现出一种对自然与人文的融合追求。
整首诗在用词上恰到好处,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情感的流露,诗人不仅传达了对自然的热爱,也表现了对人生的思考和无奈,体现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哲理思考。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对生活的思考以及对自我境遇的反思,表现出一种人文关怀与哲学思考。
诗人自谦的比喻是什么?
诗中提到的“武陵”象征着什么?
诗中对潢池的描述主要表现了诗人怎样的心情?
答案:
张维的这首诗与陶渊明的《桃花源记》有相似的主题,都是追求自然的宁静与理想的生活。陶渊明通过描绘桃花源的美丽,表达了对理想社会的向往;而张维则通过潢池的宁静,反思个人的生活与内心的追求。两者都体现了对自然美的赞美与对人文情怀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