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0 07:25:2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0 07:25:20
用前韵答龄叟见寄
作者: 陈著 〔宋代〕
草堂存老我,
茅屋著而翁。
门户两家异,
溪山一趣同。
夜炉榾柮火,
春阁杏花风。
何惜盟吟社,
浮尘付过鸿。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的隐居生活,表达了对友人寄情的回应。诗中提到草堂和茅屋,显示出作者的简朴与宁静。尽管两家门户不同,但在溪山之间却有着相同的乐趣。夜晚,炉火在柴堆中燃烧,春天的阁楼上杏花随风摇曳。对于吟诗的社交活动,作者并不在意那些浮华的尘世,愿意将其抛诸脑后。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陈著,宋代诗人,以诗词见长,作品多描写自然与隐逸生活,风格清新洒脱,常表达对友人、自然的热爱与感悟。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隐居生活中,反映了当时社会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以及诗人与友人之间深厚的情谊。
这首诗以清新自然的意境和质朴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隐居生活的热爱和对友人情谊的珍视。诗的开头两句“草堂存老我,茅屋著而翁”,将读者带入一个宁静而温暖的场景,诗人以“草堂”和“茅屋”自称,体现出一种超脱世俗的淡泊心态。接下来的“门户两家异,溪山一趣同”则表现出诗人与友人虽生活环境不同,但对于自然美景的共同欣赏。接着,诗中描绘了夜晚的炉火和春日的杏花,营造出一种温馨而富有生机的氛围,体现出诗人对生活细节的关注和热爱。
最后两句“何惜盟吟社,浮尘付过鸿”更为整首诗点明主题,诗人不在意那些世俗的浮华,而是愿意将其抛诸脑后,专注于与友人之间的诗意交流。整首诗通过自然风光与人际关系的描绘,展现出一种超然的生活态度,反映了作者对清静生活的向往和对友情的珍惜。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友谊的珍视,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世俗生活的淡泊。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草堂”象征什么?
诗人对“盟吟社”的态度是?
"浮尘付过鸿"中的“鸿”指的是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