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00:37:0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0:37:00
翘首人天唤不应,些些往事总分明。
倚残杨柳当窗月,听尽琵琶昨夜声。
淹病枕,滞香盟。
鸳鸯待阙十年情。
春归毕竟花同落,为问春来作么生。
我仰望天空呼唤,却无人回应,往事依然清晰可见。
倚靠着窗外的残柳,月光洒在身上,
我听尽了昨夜琵琶的余音。
病重的我躺在枕边,香盟依然滞留。
鸳鸯在阙前等待,已经十年情长。
春天终究会归来,花也会随之凋落,
我想问问春天,你究竟要怎样呢?
作者介绍:
寇梦碧,近代女诗人,生于清末,活跃于民国时期。她的诗歌多以抒情见长,关注个人情感与社会现实,作品常蕴含深厚的文化底蕴。
创作背景:
《鹧鸪天 题怀尘散录》写于作者经历情感波折之后,反映了诗人对往事的追忆与对未来的迷茫。时代的变迁与个人的情感交织,使得诗中充满了复杂的情绪。
这首《鹧鸪天》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与内心情感的交融,展现了诗人对过往情感的追忆和对未来的无奈思考。开篇“翘首人天唤不应”即点明了诗人的孤独与渴望,仿佛在呼唤着那已逝去的美好时光。接下来的“倚残杨柳当窗月”,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反映出诗人内心的凄凉与失落。月光洒在窗前,映照着她的孤独与无助。
“听尽琵琶昨夜声”则通过音乐的意象,增强了情感的表现。琵琶声声似是诉说着往事,传递着那段悠长的情感回忆。诗中提到的“淹病枕,滞香盟”,透露出一种病重的无奈和对爱情的追忆,香气虽在,情感却已模糊。尤其是“鸳鸯待阙十年情”更是将情感的执着与无奈展现得淋漓尽致,十年的等待,既是对爱情的执着,也是对时光流逝的无奈感慨。
最后两句“春归毕竟花同落,为问春来作么生”,将诗人的思索推向了高潮。春天的归来与花的凋落,象征着生命与时间的无常,让人不禁思索人生的意义与方向。整首诗情感真挚,通过细腻的描写与深刻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往事的回忆和对未来的无奈,情感深邃而又富有哲理。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主要探讨了对往事的追忆、对爱情的执着以及对未来的迷茫,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翘首人天唤不应”中的“翘首”是什么意思?
诗中提到的“鸳鸯”象征什么?
“春归毕竟花同落”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