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潇湘八景 其三 山市晴岚

《潇湘八景 其三 山市晴岚》

时间: 2025-08-01 05:24:12

诗句

黄陵庙前湘竹春,鼓声坎坎迎送神。

包茶裹盐作小市,鸡鸣犬吠东西邻。

卖薪博米鱼换酒,几处青帘扶醉叟。

趁虚人散渡船闲,一抹晴烟隔高柳。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8-01 05:24:12

原文展示:

黄陵庙前湘竹春,
鼓声坎坎迎送神。
包茶裹盐作小市,
鸡鸣犬吠东西邻。
卖薪博米鱼换酒,
几处青帘扶醉叟。
趁虚人散渡船闲,
一抹晴烟隔高柳。

白话文翻译:

在黄陵庙前,湘江边的竹子在春天里显得生机勃勃,鼓声阵阵,迎送着神灵的到来。小市场上,包装好的茶和盐混在一起,热闹的景象。鸡叫声和犬吠声交错着,从东到西的邻居都在忙碌。有人在卖柴火,用米和鱼来换酒,几处青色的帘子下,扶着醉汉的老人们。趁着人们散去,渡船也变得闲适,一缕晴天的烟雾,隔着高高的柳树袅袅升起。

注释:

  • 黄陵庙:黄陵庙是供奉黄帝的庙宇,常见于湘江流域。
  • 湘竹:指湘江边的竹子,象征生机与自然。
  • 鼓声坎坎:鼓声阵阵,形容热闹的场面。
  • 小市:小集市,买卖交易的地方。
  • 鸡鸣犬吠:形容乡村的宁静与生活气息。
  • 博米:用米做交换的意思。
  • 青帘:指的是用绿色布料做的帘子,常见于酒家或民居。
  • 渡船闲:渡船无事,象征闲适的生活状态。
  • 晴烟:晴天的烟雾,给人以宁静的感觉。

典故解析:

本诗没有特别突出的典故,但通过描绘黄陵庙的祭祀活动和乡间的日常生活,表现了人们对自然、生活的热爱与向往。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周密(约1230年-1298年),字子明,号仲明,宋代诗人、词人,擅长描绘自然风光及社会民生,其作品多表现出对现实生活的观察与思考,风格清新自然。

创作背景:

本诗创作于宋代,正值南宋时期,社会相对安定,经济繁荣,民生富足。诗中通过描写庙会及小市的繁华景象,反映了当时的生活状态与人们的精神面貌。

诗歌鉴赏:

《山市晴岚》以生动的场景描绘和细腻的生活观察,展现了湘江边小市的春日气息。诗中不仅描绘了庙会的热闹和交易的繁忙,还细致地刻画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通过“鼓声坎坎迎送神”,引入了传统的宗教文化,展示了人们对神灵的敬畏与期盼。接着,小市的描写则将视角转向生活的琐碎细节,展现了市井之间的人情味。诗人以“鸡鸣犬吠”体现了乡村生活的真实,给人一种温馨、亲切的感觉。最后,以“渡船闲”与“一抹晴烟”收尾,不仅勾勒出了一幅宁静的画面,更传达出一种悠闲自得的生活态度。

整首诗在轻松愉快的基调中,蕴含着对生活的热爱与对自然的赞美,体现了宋代文人对民生和自然的深入观察与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黄陵庙前湘竹春:描绘了黄陵庙前春天的生机,湘竹在春日阳光下显得特别鲜亮。
  2. 鼓声坎坎迎送神:鼓声隆隆,伴随着神灵的到来,营造出一种庄重而热闹的氛围。
  3. 包茶裹盐作小市:小市集上,包好的茶和盐被拿来交易,表现了生活的繁忙。
  4. 鸡鸣犬吠东西邻:乡村的生活气息,鸡鸣声与犬吠声交织,展现了一幅生动的乡村图景。
  5. 卖薪博米鱼换酒:描述了小市中人们用柴火和米鱼来交换酒,反映了物物交换的生活方式。
  6. 几处青帘扶醉叟:几家酒肆中,青色的帘子下搀扶着醉酒的老人,增添了生活的烟火气。
  7. 趁虚人散渡船闲:人们散去后,渡船也变得闲暇,展现了安宁的氛围。
  8. 一抹晴烟隔高柳:晴天的烟雾在高柳间缭绕,给人以宁静和美好的想象。

修辞手法:

  • 比喻:如“晴烟”形象地表现出天气的晴朗与宁静。
  • 对仗:如“鸡鸣犬吠”和“东西邻”对称,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排比:通过多处描写生活细节,增强了画面的生动性与层次感。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描绘湘江边的春日小市,表现了人们对生活的热爱、对自然的赞美,以及人际间的温暖情感,反映了宋代社会的安宁与繁荣。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湘竹:象征春天的生机与自然的美好。
  • 鼓声:象征着节庆的热闹与宗教的庄重。
  • 小市:代表了平民百姓的生活和市井文化。
  • 青帘:象征着酒家和生活的随意与闲适。
  • 渡船:代表了人与自然的和谐与宁静。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黄陵庙”是供奉哪位神灵的庙宇? A. 孟子
    B. 黄帝
    C. 关羽
    D. 孙子

  2. “鸡鸣犬吠”主要体现了什么样的生活场景? A. 热闹的市集
    B. 宁静的乡村生活
    C. 喧嚣的城市生活
    D. 不安的夜晚

  3. 诗中描写的“渡船闲”主要表现了什么? A. 人们忙碌的生活
    B. 自然的宁静与闲适
    C. 交易的繁忙
    D. 拥挤的庙会

答案:

  1. B. 黄帝
  2. B. 宁静的乡村生活
  3. B. 自然的宁静与闲适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江城子·密州出猎》 - 苏轼
  •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 苏轼

诗词对比:

与周密的《山市晴岚》相比,苏轼的《水调歌头》同样表现了人对自然和生活的感悟,但通过词中对月的赞美,展现出更为深邃的哲理思考。两者在风格上虽有不同,但都体现了宋代文人的人文关怀和自然情怀。

参考资料:

  • 《宋代诗词选》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周密研究》
  • 《中国山水诗研究》

相关查询

好事近 好事近 送养臞翁宁家景宁 好事近 春寒继刘君卿韵三首 好事近(次韵昌甫) 好事近 二月竹亭雪后观梅忆邓尉旧游和蒋子云韵 好事近·题画三首 其一 好事近 辛亥元日 好事近 好事近 好事近 其一 次韵昌甫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拉帮结派 亅字旁的字 牵扳 杀一利百 柱石之寄 傲睨一世 歹字旁的字 鸳鸯被 浸熏 尪伛 眼结尾的成语 沉灶产蛙 黹字旁的字 惚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熻煜 青字旁的字 晤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干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