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22:31:2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22:31:29
杏花天
金池琼苑曾经醉。
是多少红情绿意。
东风一枕游仙睡。
换却莺花人世。
渐暮色鹃声四起。
正愁满香沟御水。
一色柳烟三十里。
为问春归那里。
在金色池塘与琼丽苑子中,我曾沉醉于此,感受多少红花绿意的美好。东风轻轻地吹来,仿佛让我进入了仙境,沉沉入睡,忘却了世间的繁杂。渐渐地,黄昏降临,杜鹃声四起,让我愁闷不已,满是香气的沟渠与御水,让我心生忧虑。远处的柳树烟雾弥漫,绵延三十里。想问一下,春天到底回归到了何处呢?
周密,字子昂,号梅溪,是宋代著名的诗人、词人,出生于南宋时期,生活在动荡的历史背景下。他的作品以清新、婉约著称,常常描绘自然景色和人文情怀。
《杏花天》创作于春天,诗中流露出对春天美好景象的向往与对时光流逝的感慨。正值春日,周密借助杏花的意象,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人世繁华的思考。
《杏花天》是一首充满春意的诗作,周密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春天的美丽与生机。诗的开头便以“金池琼苑”引入,瞬间带给人一种富丽堂皇的感觉,接着便是“红情绿意”的春色,生动地描绘了春天万物复苏的景象。
整首诗在描绘春天美丽的同时,也流露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东风一枕游仙睡”一句,诗人似乎在梦中的仙境中遨游,忘却了世俗的烦恼。但转瞬之间,黄昏降临,“渐暮色鹃声四起”,杜鹃的哀鸣让人感到春天的短暂与无常,愁绪也随之而来。
结尾的“为问春归那里”更是将诗人对春天的追寻与思考推向高潮,既是对美好春光的向往,也是对人生无常的感叹,表现出一种惆怅与无奈。
整首诗通过对春天的描绘,展现了生机与美好,同时也流露出对短暂春光和人生无常的感慨。诗人既热爱生活,又对世事感到忧虑,体现了深厚的情感与哲理思考。
《杏花天》的作者是谁?
A. 李白
B. 周密
C. 杜甫
诗中提到的“东风”象征着什么?
A. 冬天
B. 春天
C. 秋天
诗的结尾提出了什么问题?
A. 春天何时来临
B. 春天在哪里
C. 春天为何短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