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4:03:5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4:03:55
寄程沧洲
作者: 赵汝腾 〔宋代〕
山间藜杖看初春,
忽报沧洲除命新。
今日昌黎司宪部,
几年陆贽任词臣。
扶持世道岂无策,
宗主时贤今有人。
老懒贵游书尽绝,
一诗隃寄霅江滨。
在山间用拐杖观望初春,
突然听说沧洲的新命令已解除。
今天昌黎的司宪部,
几年来陆贽担任词臣。
扶持世道难道没有办法吗?
现在有贤能的人在宗主身边。
我这个老懒人偏爱游玩,书信已全然断绝,
只寄出一首诗到霅江的岸边。
作者介绍:赵汝腾,字子文,号渔隐,宋代诗人,擅长诗词,作品多以抒情见长,常表现出对时政的关注和对社会的思考。
创作背景:该诗创作于赵汝腾的晚年,时值社会动荡与政治腐败,诗人希望通过诗歌表达对社会的关切与对贤能之士的期望。
这首《寄程沧洲》是赵汝腾对时局的深刻思考与抒发,同时也表现了他个人的身世感慨。诗的开头用“山间藜杖看初春”展现了诗人对春天的期待与对生活的感悟,虽有拐杖之憔悴,却也有欣赏春光之情。接下来的“忽报沧洲除命新”,则是突发的消息,带来了一丝新的希望。
整首诗中,诗人通过对政治人物的提及,如陆贽,强调了自己对社会现状的关注和对贤臣的期盼。诗中“扶持世道岂无策,宗主时贤今有人”展现了对社会责任的思考,显示出诗人对社会的关切和对政局的希望。
在结尾部分,诗人表达了自己年老后对游玩的偏爱,以及与外界的隔绝,愈发显得孤独与无奈。通过“一诗隃寄霅江滨”,将自己的情感寄托于诗中,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独特理解与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传达了对社会的关心与未来的希望,同时也表达了个人的孤独感与对生活的思考,充满了诗人的人文关怀。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藜杖”象征什么?
诗人对“世道”的态度是?
“一诗隃寄霅江滨”中的“隃”是什么意思?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杜甫的《春望》相比,赵汝腾的《寄程沧洲》更为个人化,侧重于对自己处境的反思,而杜甫则更多关注国家与民生的疾苦。两者都展现了对时局的关注,但情感基调有所不同。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