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2:37:5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2:37:58
原文展示:
宿归仁寺 张嵲 〔宋代〕
精蓝置屋切云根,此地何从着世纷。 缥缈僧窗更临水,氛氲崖树欲参云。 青山细认千重叠,暮气徐观万里曛。 两岸虫鸣灯一点,舟人相语夜深闻。
白话文翻译:
在归仁寺的高耸屋宇,仿佛触及云端,这样的地方怎能容纳世间的纷扰。 僧房的窗户缥缈,更临水而立,崖边的树木茂盛,仿佛要参入云霄。 细细辨认,青山重叠无边,暮色中缓缓观赏,万里长空染上了晚霞。 两岸虫鸣声中,只有一盏灯火,船夫们在深夜里低语交谈。
注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嵲,字巨山,宋代诗人,其诗风格清新自然,多描写山水景物,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世事的超然态度。此诗创作于宋代,反映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纷扰的逃避。
创作背景: 此诗可能是在诗人游览归仁寺时所作,通过描绘寺庙的宁静与自然的壮丽,表达了诗人对超脱世俗、追求心灵宁静的向往。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归仁寺的宁静与自然的壮丽。首联以高耸的屋宇开篇,暗示了寺庙的超然地位。颔联和颈联则通过僧窗、崖树、青山、暮气等意象,展现了自然的美丽与宁静。尾联以虫鸣和舟人的低语结束,营造出一种深邃而宁静的夜晚氛围。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世俗的超然态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世俗的超然态度,通过描绘归仁寺的宁静与自然的壮丽,展现了诗人对超脱世俗、追求心灵宁静的向往。
意象分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的“精蓝”指的是什么? A. 佛寺 B. 云彩 C. 山峰 D. 水流
“缥缈僧窗更临水”中的“缥缈”形容的是什么? A. 僧窗 B. 水流 C. 山峰 D. 云彩
诗中的“曛”指的是什么? A. 晚霞 B. 晨曦 C. 月光 D. 星光
答案:1. A 2. A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