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10:15:1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10:15:18
扁舟此计,问当年谁与寻盟鸥鸟。
许国勋名彝鼎在,风月不妨吟笑。
碧草台边,红云溪上,寿杖扶诗老。
水浮天处,未应俗驾曾到。
盛事埒美知章,鉴湖君赐,宸翰今题号。
指点飞烟轻霭外,有路直通仙岛。
蓑笠渔船,琴书客坐,清夜尊罍倒。
未须归去,片蟾初上林表。
在这扁舟上,我不禁想起当年与谁一起寻求那盟誓的鸥鸟。
许国的功名与荣耀仍在,风月之间不妨吟笑。
在碧草台的边上,红云在溪上漂浮,扶着寿杖的我渐渐老去。
水在天边浮动,似乎还未曾到过世俗的地方。
盛大的活动可以媲美美好的知章,鉴湖的君王赐予我,宸翰的题号现在依然在。
指点飞烟轻雾之外,有条路直通仙岛。
蓑衣和斗笠的渔船上,琴书客坐在那儿,清夜里的酒杯摇晃。
不必急于回去,片片明月刚刚升起在林间的树梢。
陈三聘,字仲明,南宋时期的诗人,以清新秀丽的诗风著称。他的作品常常表现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际关系的深思。
本诗写于游石湖期间,表达了诗人在自然美景中对人情世故的感慨以及对隐逸生活的向往。诗中透出对往昔的怀念和对当下的感悟。
《念奴娇(和徐尉游石湖)》是一首充满悠然自得和哲理思考的词作。开篇以“扁舟此计”引入,诗人通过小舟这一意象,表达了对往昔友谊的思念和对自然的向往。诗中提到的“盟鸥鸟”不仅是人与人之间的情谊的象征,也是对自由生活的追求。
接着,诗人通过“许国勋名彝鼎在”表达了对个人成就的回顾,而“风月不妨吟笑”则表现出一种旷达的生活态度。在描绘大自然的过程中,诗人用“碧草台边,红云溪上”的细腻描写,营造出一幅生动的自然画面,展现了他与自然的亲密关系。
后半部分则更为深邃,诗人提到“水浮天处,未应俗驾曾到”,仿佛在表达一种超脱世俗的境界。此时的他,心中寄托着对理想生活的追求,对归隐生活的憧憬。最后一句“未须归去,片蟾初上林表”,则让人感受到一种悠然自得的心境,似乎在告诉读者,享受当下的美好才是人生的真谛。
全诗传达了一种对自然的热爱、对往昔的怀念,以及对理想生活的追求。诗人在游历中思考人生,展现出淡然自得的生活态度,表达出对归隐生活的向往。
诗中提到的“盟鸥鸟”象征什么?
a) 自由
b) 友谊
c) 成就
d) 自然
“水浮天处”表达了诗人对什么的态度?
a) 追求名利
b) 超脱世俗
c) 享受生活
d) 怀念过去
“片蟾初上林表”中的“蟾”指的是什么?
a) 太阳
b) 月亮
c) 星星
d) 云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