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6 00:00:4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00:00:47
行到寺中寺,坐观山外山。
走到寺庙中,坐下来观察寺外的山。
这首诗并未直接引用古典典故,而是通过描绘景象来传达内心的感受与思考。寺庙作为宗教场所,往往象征着静谧和内心的平和,而山则象征着高远和追求,二者的对比引发了对内心与外界的深思。
作者介绍:释重喜,宋代高僧,擅长诗词,作品多反映禅宗思想,侧重于自然与内心的交融。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一个宁静的时刻,可能是作者在寺庙中修行,感受到自然之美与内心的宁静,从而激发了诗情。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清晰的意象传达了深厚的哲理。作者通过在寺庙中静坐,观察外部的山景,表现了一种内心的宁静与对自然的沉思。寺庙是修行的场所,它的存在使得人们能够远离尘嚣,内心获得平静。而外面的山,则象征着人生中的理想与追求,虽然遥不可及,但又给人以无限的启迪。
诗中“行到寺中寺,坐观山外山”两句,前半句描绘了一个动作,后半句则表现了一种观察与思考。通过这样的对比,诗人展现了内外世界的交融,强调了心灵的成长与领悟。整首诗给人以宁静致远的感觉,体现了禅宗哲学中“内观外察”的思想。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诗歌传达了内心的平静与对外界的观察,强调了修行与思考的重要性,反映了禅宗的哲学思想。
诗词测试:
诗中“寺中寺”指的是什么?
“坐观山外山”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情?
这首诗主要使用了哪种修辞手法?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