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00:45:1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0:45:19
自来不肯常安住,但有茅遮便暂栖。
鸟突寒烟寻别树,风吹残雪度前溪。
沙弥欢跃面多垢,耆旧威仪首尽低。
最爱近村好兄弟,松花和蜜贱如泥。
我自古以来就不愿意长久停留,但有个茅屋可以暂时栖息。
鸟儿从寒烟中飞出,寻找另一棵树栖息,风吹着残雪,飘落到前面的溪水中。
小沙弥欢快地跳跃,脸上满是污垢,老者的威严也全都消失了。
我最喜欢的还是那近村的好兄弟,松花和蜜糖便宜得像泥一样。
本诗并没有明显的典故,但从诗中可以看出对自然生活的向往和对人际关系的珍视,这种情感在中国古典诗词中多有体现。
释函可,明代诗人,擅长写作诗词,作品多描绘自然景物与人情,强调恬淡的生活态度。其风格清新脱俗,常以简练的语言表达深刻的情感。
这首诗写于作者游历时,表达了他对自然的喜爱和对自由生活的向往。诗中表现出对简朴生活的热爱,反映了当时社会中士人的一种生活理想。
本诗以淡泊宁静的心态描绘了诗人对自然与人际关系的深切感受。开篇通过“不肯常安住”的表述,表现出一种游子的心境,反映了对自由与变迁的渴望。接着,诗人观察到自然界中的鸟儿和风雪,生动地描绘了冬日的寒冷气息,仿佛将读者带入了一个清新而又略显冷冽的环境中。
诗中提到“小沙弥欢跃面多垢”,这不仅表现了年轻和尚的无忧无虑,也隐含了对世俗繁华的淡然态度,表现出在自然中生活的洒脱。最后,诗人对“近村好兄弟”的珍视,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真诚的情感,松花和蜜的比喻则象征了自然的丰饶与人际关系的温暖,给人一种质朴而温馨的感受。
整首诗在结构上紧凑而和谐,意象鲜明,情感真挚,体现了作者对自然和人情的深刻领悟。
诗歌传达了一种淡泊明志、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表现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际关系的珍视,反映了作者内心的宁静与满足。
诗人写这首诗的主要情感是什么?
A. 忧伤
B. 自由与向往
C. 愤怒
答案:B
诗中提到的“小沙弥”象征什么?
A. 年轻与快乐
B. 年老与智慧
C. 复杂与烦恼
答案:A
诗中提到的“松花和蜜”可以理解为:
A. 自然的丰饶
B. 生活的困苦
C. 人际的冷漠
答案:A
以上内容可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这首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