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5:38:2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5:38:22
奉和留守太尉赐燕玉津图
将相仪刑久,师儒典册新。
乘车朝魏阙,铭鼎颂舆人。
高会开名苑,多欢浃辅臣。
仙葩分巨丽,宸藻赐全醇。
自昔脩天爵,平时秉国钧。
谁如始终遇,奕叶荷君仁。
这首诗描绘了将相们的仪容已经延续很久,师儒们的典籍却是新的。乘坐着车子前往魏阙,铭刻在鼎上的功绩都在称颂着当权者。盛大的集会在著名的园林中举行,欢笑声洋溢在辅臣们之间。仙花分开了华丽的景色,宫中的华彩赐予了完美的风范。自古以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德行,常常在平时掌握国家的权柄。谁能像我这样始终如一地遇见,得以承载君主的仁德?
王安礼,北宋时期诗人,生于仕宦世家。他的诗风格多以清新、雅致著称,擅长描绘时事和抒发个人情感,常借古事抒怀。
这首诗是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下创作的,反映了当时政治稳定、朝廷繁荣的景象,诗人受到留守太尉的恩赐,特作此诗以表感激之情。
这首诗描写了盛大的朝廷场景,展示了王安礼对当时政治生活的深刻观察与感悟。开篇提及将相之仪,显示出对权力与秩序的尊重;接着描绘朝廷的盛典,体现出朝中辅臣的欢愉与和谐。这种欢愉不仅是表面的热闹,更是政治稳定与国家繁荣的象征。进一步,诗中提到“仙葩分巨丽”,表现出自然与人文的交融,显得非常生动。而最后两句则引人深思,诗人在赞美君主仁德的同时,也反映出自身的忠诚与对理想政治的向往。
整首诗结构严谨,情感真挚,采用了对仗的手法,增强了语言的韵律感,展示了王安礼高超的艺术修养和独特的审美情趣。
整首诗歌表达了对君主仁德的赞美,以及对国家繁荣的向往,反映了诗人对理想政治的追求和对社会和谐的期盼。
这些意象不仅体现了诗人的艺术构思,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政治及文化环境。
王安礼是哪个朝代的诗人?
A. 唐代
B. 宋代
C. 明代
诗中提到的“高会开名苑”描绘的是?
A. 诗人的家乡
B. 盛大的集会
C. 战场
“乘车朝魏阙”中的“魏阙”代表了什么?
A. 一种交通工具
B. 君主的权威
C. 书籍
王安礼的《奉和留守太尉赐燕玉津图》与杜甫的《春望》都有对繁华与政治生活的描绘。王安礼侧重于对朝廷的赞美与和谐,而杜甫则更关注国家的困境与个人的思考,展现出不同的历史视角与情感基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