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5:33:0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5:33:00
香池三窦沸莲花,
宜沐禅风坐点茶。
漫与光尘归泡沫,
岂因流景信烟霞。
观澜客至须何术,
省性源来应未遐。
往代口涎累遗壁,
徒缘澄水饰浮华。
在香池的三处泉眼中,莲花盛开如沸腾一般,
适合在禅意的风中坐下来泡一壶茶。
任凭光影与尘埃交融成泡沫,
难道是因为流动的景色而相信那烟霞?
观澜的客人来到这里,需用什么才能得法?
省察本性本源,似乎并不遥远。
往日的口水流淌在遗留下的壁上,
只是为了清澈的水面装饰那浮华。
作者介绍:伯昏子是一位当代诗人,专注于用传统的诗词形式表达现代生活的哲思。他的作品常常融入自然元素和禅宗思想,体现出对生活细腻的观察和深刻的思考。
创作背景:本诗创作于对趵突泉的游览之际,趵突泉以其清澈的泉水和美丽的自然景色吸引了无数游客。诗人在此静坐,感受到泉水带来的禅意,思考人生的本源与浮华。
这首诗以趵突泉为背景,描绘了自然的美景与内心的沉静,展现了诗人对生活深刻的思考。诗的开头通过“香池三窦沸莲花”引入了泉水的生动场景,给人以清新之感。接着,诗人描绘了在禅风中品茶的宁静时光,将自然的美与内心的平和相结合。
“漫与光尘归泡沫”一句,诗人表达了对世俗繁华的淡然态度,似乎在告诫人们不要被外界的浮华所迷惑,而要回归内心的真实与纯净。接下来的“观澜客至须何术”,引发了对人生意义的思考,提示人们在追求外在的同时,也应关注内心的觉悟。
整首诗中,泉水象征着生命的源泉,借助水的清澈与流动,诗人探讨了人生的本质与自我省悟,最终以“徒缘澄水饰浮华”的结尾,提醒人们珍惜真实的内在,而非追逐表面的繁华。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反映了对内心平和的追求,强调在喧嚣的世界中保持清醒与真实,回归自我,寻找生命的真正价值。
诗词测试:
“香池”在诗中象征什么?
a) 世俗繁华
b) 内心平和
c) 物质财富
诗中提到的“沸莲花”是形容什么?
a) 莲花的美丽
b) 泉水的活力
c) 生活的浮华
“徒缘澄水饰浮华”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
a) 追求表面美
b) 珍惜内心的真实
c) 享受当下生活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