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10:37:0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10:37:00
送舒永丰
作者: 周紫芝 〔宋代〕
斯民如草木,九圣含春温。
秋风一披拂,零落难重陈。
嗣皇回日御,杲杲升朝暾。
谁令天骄子,欲肆长鲸吞。
王师一倡乱,诸将皆星奔。
可怜尔群苍,终不负汉恩。
固亦念颠仆,所喜邦本存。
舒侯名家郎,翔鸾未腾鶱。
稍分民社寄,似欲亲拨烦。
盍敷宽大诏,力补疮痍痕。
勿谓蕞尔邑,安能著华轩。
妙割俱有用,鸡牛无足言。
君看密县宰,视民真子孙。
汗马无寸劳,太傅岂不尊。
扶衰其有意,愿复矜元元。
这首诗表达了对百姓的关心与对国家局势的忧虑。诗人指出百姓如同草木一般脆弱,而九位圣贤(古代的仁君)在春天的庇护下茁壮成长。秋风一吹,草木凋零,百姓的苦难难以重现。新皇帝(嗣皇)回归朝政,阳光明媚,但为何那些有才华的年轻人却想要肆意吞噬(权力)呢?王师一旦发起骚乱,各将领如星辰般四散奔逃。可怜那些苍老的百姓,终究不会背弃汉朝的恩德。诗人也思念那些颠沛流离的百姓,所盼望的是国家的根本得以保存。
舒侯名门之后,尚未展翅高飞。渐渐分离民众的社稷,似乎想要平息烦扰。何不发布宽大的诏令,来弥补国家的创伤呢?不要小看这个地方,怎么能不建华丽的车轩呢?每种事物都有其用处,鸡和牛并不是重要的话题。你看密县的县宰,真像是百姓的儿子。他虽不需费力却能受尊重,太傅难道不也是如此吗?我愿意扶持那些衰弱的,愿意再次关心每一个人。
作者介绍:周紫芝,字克明,号紫芝,宋代诗人,崇尚儒家思想,作品多描写社会现实,关注民生,风格清新典雅。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动荡的时代,诗人对当时的政治局势深感忧虑,特别关注百姓的生存状况,表达了对国家未来的期盼与对官员的期待。
这首诗以“送”字为引,诗人通过对民众苦难的描绘,展现了对国家和社会的深刻关怀。首句“斯民如草木”生动地描绘了百姓的脆弱和无奈,紧接着便是对历史的回顾,提及九圣的温暖和当下的秋风,形成强烈的对比,展示了人心的变化和社会的动荡。
诗中“谁令天骄子,欲肆长鲸吞”,体现了对年轻一代的批判和对权力欲望的反思,诗人用“天骄子”形容那些有才能的青年,却又让他们与“鲸吞”相联系,显示了对其不负责任与贪婪的失望。而对王师和将领的描述则进一步加深了这种悲观情绪,诗中反复提及的“苍”字,反映了诗人对民众的深切同情和对国家未来的忧虑。
在后半部分,诗人呼吁发布宽大的诏令,以帮助那些受苦的百姓,体现了他作为士人的责任感和担当。同时,诗人强调了地方官的责任,认为他们应像“密县宰”那样,真正关心百姓的生活。这种关切不仅是对个人的期望,更是对整个社会的呼唤,表现出一种强烈的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百姓困境的描绘、对新皇的期待及对官员责任的呼唤,表现出诗人对国家的关切和对社会未来的期盼,体现了深厚的家国情怀。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天骄子”指代谁?
诗中提到的“九圣”象征什么?
诗的主题主要表现了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