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李懋之壶中斋请赋诗

《李懋之壶中斋请赋诗》

时间: 2025-04-30 18:18:50

诗句

山川吞尽一壶中,未见先生芥蒂胸。

要识广输藏粟粒,且将谈笑举针锋。

橘中载酒初无碍,花裹行车足有容。

可但大千归眼界,风尘从此现重重。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8:18:50

原文展示

李懋之壶中斋请赋诗
曾协 〔宋代〕

山川吞尽一壶中,
未见先生芥蒂胸。
要识广输藏粟粒,
且将谈笑举针锋。
橘中载酒初无碍,
花裹行车足有容。
可但大千归眼界,
风尘从此现重重。

白话文翻译

全诗翻译:
这幅山川壮丽的景色,尽在我这一壶酒中;我从未见过先生心中有任何芥蒂。若想了解广大的胸怀与财富,且在此时此刻,与朋友们谈笑间针锋相对。橘子中装着酒,行车于花丛中毫无阻碍;只要放眼看去,世间万象尽收眼底,风尘仆仆的生活从此展现在我面前。

注释

字词注释

  • 吞尽:吞噬、尽量包容。
  • 芥蒂:心中有怨恨或不满之情。
  • 广输:广泛地输送、传播。
  • 藏粟粒:比喻心中所藏的财富或知识。
  • 针锋:比喻尖锐的言辞或争论。
  • 载酒:装载酒,形容饮酒的情景。
  • 行车:行驶车辆。
  • 大千:指广阔的世界。
  • 风尘:形容世俗生活的艰辛与繁忙。

典故解析
此诗虽然没有直接引用典故,但通过山川、酒、花等意象,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悟与哲理,反映了当时文人雅士追求淡泊名利、享受生活的情怀。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曾协,字子和,号壶中斋,宋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但其作品多反映了当时文人雅士的生活状态与哲学思考,语言清新自然,意境深远。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一个文人聚会的场合,借饮酒时机,表达对人生的感悟与对朋友的敬意,反映了当时文人交往中重视情谊和思想交流的特点。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自然景物为背景,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悟和对朋友的情谊。开篇以“山川吞尽一壶中”引入,展现了诗人胸怀宽广,视野辽阔,仿佛整个自然都被他收入怀中。接着提到“未见先生芥蒂胸”,进一步表达了对朋友的欣赏与尊重,体现了文人之间相互理解与包容的精神。

在接下来的诗句中,诗人通过“要识广输藏粟粒”,强调了知识与财富的价值,并通过“且将谈笑举针锋”展现了文人间的互动,既有友好的交流,也不乏真知灼见。这种张扬与婉转的表达方式,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认知与对人际关系的敏锐把握。

最后两句“可但大千归眼界,风尘从此现重重”,总结了诗人对人生的哲学思考,强调了看待世界的角度与方式,世俗的烦恼与风尘的重负都在心中显现。整体而言,这首诗既有自然景观的描绘,也蕴含了丰富的人生哲理,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和艺术表现力。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山川吞尽一壶中:比喻心胸宽广,可以包容自然的景色与人生的万象。
  2. 未见先生芥蒂胸:表达人际关系中的和谐与理解。
  3. 要识广输藏粟粒:强调知识与财富的价值,内心的丰盈。
  4. 且将谈笑举针锋:形容在交流中既有友好也有深刻的见解。
  5. 橘中载酒初无碍:形象地描绘饮酒的场景,生活中的乐趣。
  6. 花裹行车足有容:自然与生活的和谐共存。
  7. 可但大千归眼界:强调视野的开阔,心境的高远。
  8. 风尘从此现重重:反映了世俗生活的诸多烦恼与挑战。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自然景物与人生哲理相结合,增加诗的丰富性。
  • 对仗:如“谈笑举针锋”,增强了语言的韵律感。
  • 拟人:通过“山川吞尽”,赋予自然以情感,表现诗人的情怀。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表现诗人对人生的感悟、对友谊的珍视,以及对自然的热爱,体现了文人对生活的深刻思考与积极态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山川:象征着自然的壮丽与生命的广阔。
  • 壶中:象征着内心的世界,代表着个人的情感与思想。
  • :象征着生活中的美好与乐趣。
  • :代表着自然的美丽与生活的愉悦。
  • 风尘:象征着生活的辛劳与挑战。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山川吞尽一壶中”是什么意思?
    A. 意指诗人能够包容自然的美
    B. 表达诗人对酒的喜爱
    C. 反映诗人与朋友的关系

  2. “未见先生芥蒂胸”中的“芥蒂”指的是什么?
    A. 忧愁
    B. 不满
    C. 快乐

  3. 诗中的“风尘从此现重重”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生活的无奈
    B. 对名利的追求
    C. 对自然的向往

答案

  1. A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饮酒》 陶渊明
  • 《月下独酌》 李白

诗词对比
陶渊明的《饮酒》与曾协的这首诗在主题上都涉及对生活的思考与对自然的赞美,但陶渊明更加强调个人的隐逸与自然的融洽,而曾协则更加注重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与情感的表达。两者的艺术风格各有千秋,前者清新洒脱,后者则更为细腻深沉。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三百首》
  • 《古代诗词鉴赏辞典》
  • 《中国古代文学史》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独吟 九日即景 止水亭 整暇堂 南定楼 芙蓉桥 登卧龙山送酒 筹边堂 思亲一首寄呈大姊 游广福寺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完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戈字旁的字 虫字旁的字 雨字头的字 鲑阳 能力 瓦字旁的字 包含胄的词语有哪些 弋字旁的字 拔本塞原 文縠 包含薰的成语 日清月结 首战告捷 耘秽 束身自重 贪妒 包含赉的词语有哪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