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写怀二首

《写怀二首》

时间: 2025-05-06 18:19:15

诗句

往时陆荆门,自是天下雄。

徒隶解散尽,何处寻樊翁。

遂令一世士,默默逃虚空。

至今大堤上,叶叶皆春风。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18:19:15

原文展示:

往时陆荆门,自是天下雄。
徒隶解散尽,何处寻樊翁。
遂令一世士,默默逃虚空。
至今大堤上,叶叶皆春风。

白话文翻译:

往昔在陆荆门,那里曾是英雄辈出之地。
如今徒弟都已散尽,哪里还能找到樊翁的身影?
这使得一代士人,默默地逃避了虚空的生涯。
直到现在,在大堤之上,春风吹拂,叶子随风摇动。

注释:

  • 陆荆门:指古时的一个地名,寓意盛世英雄的地方。
  • 樊翁:指樊哙,古代著名的将领,象征着英雄人物。
  • 虚空:指无所事事或空虚的生活状态。
  • 大堤:指河堤,象征着自然和生命的延续。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周文璞,宋代诗人,生平不详但以其细腻的诗风著称。他的诗作多描绘个人情感和自然景观,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动荡与士人的无奈。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一个英雄人物陨落、士人失落的时代,反映了诗人对过往盛世的追忆,以及对现实无奈的感慨。

诗歌鉴赏:

这首《写怀二首》通过对比往昔和现实,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惆怅与失落。开篇提到“往时陆荆门”,在诗人眼中,那是一个充满英雄气概的地方,象征着理想与壮志。然而随着“徒隶解散尽”,昔日的英雄与志同道合者都已不复存在,令人感到无尽的悲伤。诗人接着询问“何处寻樊翁”,展现了对昔日英豪的深切怀念与渴望。

“遂令一世士,默默逃虚空”一句,更是揭示了士人在社会动荡中的无奈和困境。面对现实的虚无,士人们只能选择沉默和逃避,表现出一种深刻的失落感。最后一句“至今大堤上,叶叶皆春风”,则以自然景象的描绘,展现了生命的延续与希望,虽然一切已然改变,但春风依旧拂面,象征着新的生机与可能。

整首诗情感真挚,浑然天成,既有对过去的怀念,也有对现实的反思,充满了哲理的深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往时陆荆门,自是天下雄:回忆往昔,陆荆门是英雄荟萃之地,体现了诗人对昔日英雄的向往。
  2. 徒隶解散尽,何处寻樊翁:如今的英才已散,难以再寻樊哙式的英雄,表现出对人物的失落感。
  3. 遂令一世士,默默逃虚空:士人们只能默默逃避空虚的生活,彰显出对现实的不满与无奈。
  4. 至今大堤上,叶叶皆春风:自然的景象给人以希望与生机,表露出尽管一切都已改变,但生命依旧延续。

修辞手法:

  • 对比:通过对往昔与现实的对比,突显出时间的流逝与社会的变迁。
  • 意象:使用“春风”、“叶叶”来象征生命的希望与流动。
  • 拟人:春风似乎在与人诉说,营造出一种生动的自然氛围。

主题思想:

整首诗反映了对过去英雄事迹的追忆与对现实的无奈,表现出诗人对生命意义的思考与探索。同时,也透出一种希望,即使在失落中,生命的轮回与自然的力量依然存在。

意象分析:

  • 陆荆门:象征着英雄与理想。
  • 樊翁:代表着英勇与辉煌的过去。
  • 虚空:象征着无所依托的孤独感。
  • 春风和叶子:象征着生命的延续与希望的重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陆荆门象征什么?
    A. 现实的困境
    B. 英雄的理想与辉煌
    C. 自然的美丽
    答案:B

  2. “何处寻樊翁”中的樊翁指的是谁?
    A. 一位诗人
    B. 一位将领
    C. 一位哲学家
    答案:B

  3. 整首诗的情感基调是什么?
    A. 欢快与轻松
    B. 忧伤与怀念
    C. 冷漠与无情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将进酒》
  • 杜甫《春望》

诗词对比:

  • 《将进酒》:同样反映了对人生短暂的感慨,但更加强调豪放与饮酒作乐的态度。
  • 《春望》:表现了对国家动荡的忧虑,情感深沉,侧重于对现实的直接描绘。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文学作品选》
  • 《古诗词鉴赏入门》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谒金门·留不得 浣溪沙·桃杏风香帘幕闲 河传·柳拖金缕 虞美人·好风微揭帘旌起 菩萨蛮·木棉花映丛祠小 后庭花·景阳钟动宫莺转 后庭花 菩萨蛮·月华如水笼香砌 浣溪沙·风递残香出绣帘 酒泉子·空碛无边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辛字旁的字 经纶济世 鹿字旁的字 月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避险过当 诙笑 病喙 示字旁的字 蹈袭前人 弦外之音 踢断门槛 香树 酉字旁的字 束手听命 闺密 几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