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1:48:0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1:48:02
沧江愁卧,悄不成疏放。
倦借幺弦作孤赏。
甚绿阴帘幕,消得还来,
回睇处禁得斜阳相向。
烟波应梦老,渺渺菰蒲,
可有归程双桨。
枉道闹红期,明日西风,
空冷落青墩馀唱。
便输与凉蟾替昏黄,
又肠断流光,费人凝想。
沧江的愁绪让我无以入眠,静静地无法疏放。
我疲倦地借着小弦乐器独自欣赏。
那浓密的绿阴如帘幕般,消逝得又再回来,
回头看时,斜阳与我相对。
烟波中的景象似乎让我梦见了年老,
远远的菰蒲,是否还有归家的双桨?
白白地说着欢聚的日子,明天的西风,
只留下冷落的青墩余音。
把这情绪转给凉月替我诉说昏黄,
又让我为流逝的光阴而心痛,费人凝想。
作者介绍:朱庸斋,近代诗人,作品多以抒情为主,风格婉约细腻。他的诗多以自然景物为背景,表达内心的情感与思考。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作者心情沉重、思乡之际,表达了对故乡的怀念与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在社会动荡的背景下,诗人常常通过自然景象反映内心的愁苦与孤独。
《洞仙歌》以其细腻的情感和优美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时光流逝与孤独的深刻思考。诗首句“沧江愁卧”,直接引入了忧愁的情绪,仿佛将读者带入诗人那种愁闷的状态中。接着,诗人借用音乐的意象,通过“幺弦”展现出他对孤单的反思。这种孤独不仅仅是外在的环境,更是内心深处的感受。
“甚绿阴帘幕,消得还来”,描绘了自然的幽静与诗人内心的渴望,这种渴望在斜阳中愈加明显,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回忆的朦胧。随着“烟波应梦老,渺渺菰蒲”的描写,诗人再次将情感与自然结合,营造出一种梦幻而又苍凉的氛围。
最后,诗人以“便输与凉蟾替昏黄”结束,表达了对流光的无奈和对往昔的追忆。整首诗在语言上运用了丰富的修辞手法,使得情感层次分明,意象鲜活,令人深思。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与对孤独的思索,通过自然的描绘使情感更加深沉,呈现出一种淡淡的忧伤。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沧江愁卧”中的“沧江”指的是哪个地方?
A. 长江
B. 黄河
C. 其他河流
诗中“幺弦”象征着什么?
A. 独自欣赏
B. 热闹的场景
C. 归乡的希望
诗的主题是什么?
A. 对故乡的思念
B. 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C. 自然风光的赞美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朱庸斋的《洞仙歌》与李白的《庐山谣》在风格上有所不同,前者更注重内心情感与自然的结合,而后者则以豪放的气概展现壮丽山河。通过对比可以看出,虽然主题相似,但情感表达与风格迥异,分别代表了不同的艺术追求与审美情趣。